过滤是净水厂的主要水处理环节,该环节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水厂 的出水水质和运行成本,我国的滤池工艺由传统的虹吸滤池、无阀滤池等单水冲滤池发展到目前的以V型滤池、翻板滤池等为代表的气水反冲洗滤池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实践证明 ,翻板滤池是一 种新兴的比较的气水反冲洗滤池工艺 ,它允许滤料的灵活组合 ,在出水水质、反冲水耗 、运行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传统滤池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翻板滤池是水处理技术中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 材料组成的滤料层截留水中的悬浮杂质,从而使水获 得澄清的工艺过程 。过滤过程主要包含阻力截 留筛 滤、重力沉降、接触絮凝。其中主要的过程是在滤 料表面发生的阻力截留过程 ,通过这一过程截留了水 体中绝大部分的悬浮颗粒,通常称为表面过滤。对于 细微悬浮物,以发生在滤料深层的重力沉降和接触絮 凝为主 ,称为深层过滤。关于过滤工艺的发展和改善主要围绕的是滤料 (包含承托层)层的选择 ,
配水系统的改进来进行的 。 滤池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细小悬浮物及依附于悬浮物上的病毒 、细菌,经过过滤后水浑浊度一般可以降至 ≤1NTU。因此滤池在处理饮用水工艺中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国内常用的滤池类型有无阀滤池 、虹吸滤池 、V型滤池 、翻板滤池等 。
翻版滤池有着特的配水配气系统 ,形成双层气垫层 ,证布水 、布气均匀 。这是翻板滤池的亮点之一 。
所有气水反冲洗滤池都要考虑反冲洗效率的大化,实现效率大化的根本途径 :一是要适度反冲洗,这点靠设定适当的反冲洗强度和延续时间来达到 ;二是整个滤池的均匀配水和配气,翻版滤池配水配气方式与其它形式的大相径庭 ,其池底结构如图5上图所示 。翻版滤池的配水配气系统由三个部分组 成 :
(一)池底的纵 向配水配气渠 ,
(二)竖向配水配气管 (连通管 );
(三 )横向配水配气管 (面包管 )。
翻板滤池又叫苏尔寿滤池,在过滤时,进水通过溢流堰均匀流入滤池内,按照恒水位过滤方式,自上而下进行过滤;反冲洗时,先关闭进水阀,待池内余水水位至滤料表面20~30cm时,关闭出水阀门,按照气冲、气水混冲、水冲三个阶段进行冲洗,冲洗结束后开启排水翻板阀,排出冲洗废水。翻板滤池反冲洗时,关闭排水翻板阀进行高速反洗,具有耗水量小,且不会出现滤料流失现象,因此常用做活性炭过滤的池型.
翻板阀滤池技术源于瑞士苏尔寿公司,因其反冲洗排水阀板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在0~90°间翻转而得名。翻板阀滤池具有截污量大、过滤效果好,反冲洗后滤料洁净度高等诸多优点,并且滤池结构简单、投资省,因此近年来在国内逐渐得以推广应用。
翻板阀滤池的配水系统属于中(小)阻力配水系统,采用特的上下双层配气配水层形式,由横向配水管、竖向配水管和竖向配气管组成。这种特的结构特点使得翻板阀滤池获得较其它类型滤池更均匀的配水配气性能。
翻板阀滤池的反冲洗方式也与其它类型气水反冲洗滤池不同,翻板阀滤池采用闭阀冲洗方式,冲洗过程分为①气冲+气水联冲+水冲、②单水冲两大阶段,无论水冲、气冲时都不向外排水,一个反冲洗阶段结束后,静止数十秒后再排水。因此翻板阀滤池基本不会出现滤料流失现象
现有的滤池有虹吸滤池、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移动罩滤池、V型滤池和翻板滤池。翻板滤池下部置有滤管,池底部设有集水室,集水室与滤后水出水管连通,滤池内布有滤料层,相对于滤料层的池壁外侧连通有反冲排水渠道,在连通滤池与反冲排水渠道的洞口处安装翻板阀门。现有翻板阀门包括固定在洞口上的阀门框、与阀门框铰接的阀板和与阀板铰接的驱动机构。虽然翻板滤池的反冲系统、排水系统与滤料选择方面有特的特点,但翻板阀门和翻板滤池密封不严和容易流失滤料的问题目前尚未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