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处理处置流程:
一、进行废弃物的分类。
各单位产生的废弃物分为两大类:危险废物和普通废物。普通废物又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废物。
二、废物的收集和处理。
1、设置收集容器。
2、设危险废物的存放点和收集容器,并按照废物的类型分别以不同的标识,以利于废物的分类收集。
3、危险废物收集容器的配备要考虑危险废物特性与盛装容器的化学相容性。
4、建议安全环保管理部门定期对生产现场的危险废物进行回收处置。
三、联系处置方沟通签订处置合同。一般由处置方联络有资质的危废运送单位,让该单位与发生方谈运送价格,签好运送合同。
我国危废管理完整体系尚未健全,危废处置中心的建设大多为区域的,需处理的危废种类较多、成分复杂。此类危废处置中心往往需要处理多达上千家工矿企业产生的不同种类的废物,且各工矿企业工艺差别较大,产生危废种类繁多,废物含有物质成分具有较大差异。甚至部分产废产量少、难以提供准确的废物成分、热值高低及含水率多少等对热处理影响较大的关键数据。因此,对危废焚烧处理及处理后达标排放造成较大的困难。
沃藤环保是一家专注于中小型企业危废处理、环保工程、环保咨询的环保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各行业危废处理、废气处理工程、废水处理工程、环保批文、环境应急预案、环保竣工验收、环保管家、危废打包分拣等。
处理工艺体系
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其中许多方法与化工生产是通用的。
对于固体废物(废渣),常见的物理法处理工艺包括:压实、破碎、分选。
对于液态废物(废液),常见的物理法处理工艺包括:沉降、气浮、离心、过滤、蒸馏等,而吹脱、微滤、超滤、纳滤等工艺则较少采用。
常用于废渣的物理化学法处理工艺包括:热处理(焚烧、热解)、固化/稳定化。
常用于废液的物理化学法处理工艺包括:混凝、化学沉淀、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吸附与解吸、离子交换、焚烧等,而置换、电解、萃取、电渗析、反渗透、光分解等工艺则较少采用。
生物法只适用有机废物,其中用于有机固体废物的包括:堆肥法和厌氧发酵法,用于有机废液的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
危废处理处置的四大方法
什么属于危险废物:
(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的;
(二)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需要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的。
危险废物处置方法可分为三种:可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其中许多方法与化工生产是通用的。
1.填埋法
土地填埋是终处置危险废物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包括场地选择、填埋场设计、施工填埋操作、环境保护及监测、场地利用等几方面。其实质是将危险废物铺成一定厚度的薄层,加以压实,并覆盖土壤。这种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应用。土地填埋法通常又分为卫生土地填埋和安全土地填埋。
2.焚烧法
焚烧法是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的危险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减少容积,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及副产品的目的。
危险废物的焚烧过程比较复杂。由于危险废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复杂,对于同一批危险废物,其组成、热值、形状和燃烧状态都会随着时间与燃烧区域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同时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组成和废渣性质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危险废物的焚烧设备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并有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操作参数的能力。
3.化学法
化学法是一种利用危险废物的化学性质,通过酸碱中和、氧化还原以及沉淀等方式,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的终产物。
许多危险废物是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来解除毒性的,解除毒性后的废物可以被土壤和水体所接受。目前,生物法有活性污泥法、气化池法、氧化塘法等。
4.固化法
固化法是将水泥、塑料、水玻璃、沥青等凝结剂同危险废物加以混合进行固化,使得污泥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封闭在固化体内不被浸出,从而达到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的目的。
固化法能降低废物的渗透性,并且能将其制成具有高应变能力的终产品,从而使有害废物变成无害废物。
危险废物处理被更多的行业所关注,但是在危险废物处理的同时,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具体有哪些责任和要求呢?
1、贯彻执行国家、上级有关部门及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法律、政策和制度,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组织制定、修订并完善本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各项环境保护制度,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参加本单位建设项目的安全"三同时"监督,使其符合职业安全卫生技术要求.
4、深入现场对各种直接作业环节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并协助解决有关安全问题,纠正违章作业,检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遇有危及安全生产的紧急情况,有权令其停止作业,并立即报告有关.
5、负责对环境保护方针、政策、规定和技术知识的宣传教育,检查监督执行情况,搞好环境保护,实现文明生产.
危废处理需要注意的事项
企业应当注意的事项如下:
1、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产生危废的项目以及建设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项目,依法对环境进行环评,并且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各项规定。因此企业应当不断重视环评工作,避免未批先建、未批先产等情况发生。
2、健全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再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遵守申报登记制度;还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培训。
3、严格遵守收集、贮存要求
应具备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和容器;收集、贮存的方式和时间应符合要求企业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收集和贮存,也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禁止混合收集、贮存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也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容器、包装物和贮存场所均需按相关国家标准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实施细则(试行)》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识,包括粘贴标签或设置警示标志等。贮存危险废物的期限通常不得超过一年,延长贮存期限的需报经批准
4、严格遵守运输要求
使用运输车辆和人员;采取污染防治和安全措施。
5、严格遵守转移要求
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遵守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6、合法处置产生的危险废物
自行利用、处置时,应依法进行环评并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委托第三方处置时,应核查第三方。
企业不得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让其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按照经营方式,可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分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企业需核查第三方处置单位具有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类别以及许可证所记载的危险废物经营方式、处置危险废物类别、年经营规模、有效期限等信息,确认第三方处置单位具有处置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