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的高温阶段当肥堆温度上升到45℃以上时,即进入高温阶段。通常从堆积发酵开始,只须2-3天时间肥堆温度便能迅速地升高到55℃,1周内堆温可达到高值(稳定可达80℃)。嗜温性微生物受到抑制,嗜热性微生物逐渐取而代之。除阶段残留的和新形成的可溶性有机物继续分解转化外,半纤维素、纤维素、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也开始强烈分解。在50℃左右进行活动的主要是嗜热性真菌和放线菌;温度上升到60℃时,真菌几乎停止活动,有嗜热性放线菌和细菌活动;温度上升到70℃以上时,大多数嗜热性微生物已不适宜,微生物大量死亡或进入休眠状态。此时,产生的热量减少,堆温自动下降。当堆温降至70℃以下时,处于休眠状态的嗜热性微生物又重新活动,继续分解难分解的有机物,热量又增加,堆温处于一个自然调节的、延续较久的高温期。高温对于发酵的快速腐熟起到重要作用,在此阶段中发酵内开始了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并开始出现能溶解于弱碱的黑色物质。C/N比明显下降,肥堆高度随之降低。通过高温能有效杀灭有机废弃物中病原物,要求发酵温度达50-55℃以上,持续5-7天。
在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的发酵过程中,测定堆层温度的变化情况。堆体发酵温度应控制在55℃~70℃,当堆体温度超过75℃时,应进行翻堆或强制通风;堆层各测温度均应保持在55℃以上,且持续时间不得少于7d,发酵温度不宜大于75℃,而且在65℃~70℃的高温期维持3d以上。覆膜发酵周期内,堆肥温度达到60℃以上,保持7d~10d可翻堆1次。翻堆时需均匀,应尽量将底层物料翻入堆体中上部,以便充分腐熟。注:在堆肥发酵第10天建议翻堆1次,提高发酵效果,收益。
纳米膜好氧堆肥发酵系统装置环保、应用效果稳定、养分损失少:适宜地近处理畜禽粪便,避免远途运输粪便产生二次污染。纳米膜有效阻控硫化氢、氨气、甲硫醚等异味气体及病原菌等有害物质排放;温室气体、臭气排放量降低50%、90%以上。无害化处理效果稳定,60℃以上高温持续10天以上,杀灭病原菌、草籽、寄生虫等,阻止蚊蝇滋生,并降解部分抗生素;氮养分溢出减少30%以上,养分损失少,肥效增加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