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间选址要求】
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设施底部地下水水位。
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在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
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
【基础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
渗漏收集措施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与危险废物相容。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危险废物暂存间通常需要配备以下安全设备】
防火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以应对可能的火灾事故。
防爆设备:例如防爆灯、防爆通风设备等,降低爆炸风险。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包括吸附材料(如吸油棉、活性炭等)、收集容器、铲子等,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泄漏。
通风系统: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监控设备:如摄像头,用于实时监控暂存间内的情况。
安全照明设施:确保在停电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毒面具等,供操作人员使用。
报警装置:如烟雾报警器、有毒气体报警器等,及时发出警报。
洗眼器和淋浴设备:以便在人员接触到危险废物时进行紧急冲洗处理。
这些安全设备的配备能够有效降低危险废物暂存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