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内湿度的管理 塑料薄膜不透气,棚内栽培由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长,若不通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 甚至达。其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棚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晴天、有风天相对湿度低,阴天、雨天相对湿度增高。棚内的湿度随棚温升高而迅速上升,甚至成倍增加。如果棚内相对湿度过高,植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会受到抑制,土壤湿度和棚内的空气湿度增高,棚膜上凝结大量水珠,既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又使病菌繁殖,病害流行,危害严重。因此,调节棚内温、湿度,特别是夜间温、湿度,是防治病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应给予重视和加强。 而在公元3世纪时的欧洲,古罗马皇帝提比略因为一年四季爱吃原产于热带、喜欢高温多湿环境的蛇瓜(Americancucumber,长相酷似黄瓜),便在其正常生长季节结束之后,用装有土壤的木箱种植蛇瓜,并将木箱放在一个房间里。当时还没有发明玻璃,于是他为房间装上云母薄片,既能使阳光透进室内,让蛇瓜吸收太阳的光热,还能保持室内的温度。在现在看来,当时种植蛇瓜的原理与现代温室的原理基本一致。 温室大棚内光照的管理 塑料薄膜透光性良好,一般透光率达70%-80%,紫外光和红外光的透过率玻璃。但棚内的光照强度比棚外弱,据测定,春季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为露地的50%-80%,冬季弱,棚内约为2000勒。冬季中午短时间可达3万勒,阴雨天仅1000勒。因此,在春季大棚早熟栽培上,如何争取更多的光照尤为重要,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条件,光照充足,早熟丰产就有。若光照严重不足,也可采用人工补光等措施,延长受光时间,增加光合强度,促进作物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