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收缩率比瓷质砖要大一倍以上,当水泥砂浆出现收缩时,瓷质砖与墙身的收缩率不一致,两个不同物体必然出现分离,此时,瓷质砖底部呈干净状态。
瓷质砖致密度高,自身重量相对陶质砖重,如果在水泥砂浆没有充分凝结的时候铺贴的层数过高,瓷质砖自身的重量会导致往下移位,造成后期空鼓脱落。
施工时未预留足够的膨胀缝、水泥砂浆质量不好、施工人员未按规范操作、墙体的基层处理不当等等,都可能造成后期出现空鼓脱落的现象。
玻化砖易出现空鼓的原因:干缩方面,在0.1%--0.2%之间,干缩变形率(从饱和到完全干燥的形体变化率)很低仅为0.428×10-4,,而砂浆的干缩率为9.979×10-4,相差20倍。
故湿度变化时易发生空鼓冷缩方面,玻化砖、粘结剂、水泥砂浆和墙体本身的温度变形系数不一样(玻化砖的线性膨胀系数为3×10-6/oC,而砂浆的线性膨胀系数为10×10-6/oC。相差三倍),从玻化砖表面到墙体存在温度梯度,温度变化时各结合界面因为收缩不一致产生的剪应力,在玻化砖背面为显著,频繁的温度变化,使得玻化砖与砂浆处于反复的正反剪应力作用下,粘结强度很快下降,故非常容易空鼓。
砖空鼓算是装修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很多业主家里装修后总是会东一边西一边的发现空鼓的情况,并且表示I don’t care。那是因为瓷砖空鼓造成的危害有多大你还没有见识过!而且瓷砖空鼓就好比像是癌细胞一样,会逐渐扩散。时间一长,就会从一块变成好多块。传统工艺可能出现的问题
瓷砖胶虽然名字带个胶,但是主要成分还是水泥。
它的正式名字应该是瓷砖粘结剂。
相对比传统的水泥砂浆,它的厚度只有2-8mm,但是粘性更强。
水泥砂浆粘不住的玻化砖、抛釉砖等密度更高的砖也可以很轻松的让他们稳定的贴在墙面上。
德国人就很喜欢使用瓷砖胶来进行施工,因为瓷砖胶除了粘性强,使用“薄贴法”还能大大减少空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