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氨氮去除剂样品赠送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氨氮去除剂使用方法5大步骤
1、测定:用分光光度计直接检测原水的氨氮值,原水浓度过高,稀释了十倍后检测得出数值是0.22,所以原水氨氮浓度值应为0.22*100=22mg/L;
2、称量:称取0.2g的氨氮去除剂;
3、加药:先将称取的0.2g的氨氮去除剂加入1000ml废水中;再用玻璃棒搅拌6-10分钟,让药剂充分反应;
4、检测:检测及加药实验的全过程;
5、测量:加药后,测定废水中残余的氨氮值。

何为氨氮
氨氮作为重要水质检测标准,污水氨氮处理问题一直备受重视。氨氮去除剂是废水氨氮去除中的常用药剂,那么大家又是否了解氨氮和氨氮去除剂的作用原理呢?
2.氨氮去除剂处理范围
一般废水经过工艺处理之后,氨氮浓度都在中低阶段,一般在500mg/L以下的,都能利用氨氮去除剂处理到达标排放
3.氨氮去除剂作用原理
氨氮去除剂主要是通过强氧化作用,分解水中的氨氮。加药后不会产生沉淀物,分解物也不会重新结合。不过因为它的氧化性强,所以需要在生化的后端投加,但是也因为它的氧化性强,所以反应时间很快,一般在6分钟左右就反应完全,直接把氨氮降下来。

吹脱法去除氨氮
pH>10时, 氨氮主要以NH3存在, 采用吹脱法可以将其去除。Gu2tin等研究了pH、温度和气体流速对吹脱去除厌氧消化上清液中氨氮的影响, 其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可达92.2%和88.3%。吹脱法对高pH、高碱度的深度脱水污泥水的氨氮去除具有更好的效果, 并能同步降低污泥水pH, 有助于其后续处理。深度脱水污泥水吹脱时, 需要考虑碳酸钙结垢问题。

2.2 污泥水生物脱氮技术
荷兰应用水研究基金会的研究表明, 与回流至污水处理工艺相比, 单处理高氨氮的污泥水 (见表1) 对污水处理厂升级和节省处理费用具有重要意义。

氨氮去除依据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结合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特点而形成的具有脱氮除磷性能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其基本原理是,膜生物反应器内的高浓度硝化液和高浓度活性污泥经过回流系统形成良好的缺氧、厌氧条件,实现系统的脱氮除磷。该工艺的内部流程依次是缺氧池、厌氧池、第二缺氧池、好氧池和膜池,膜池混合液分别回流至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
缺氧池利用进水碳源和回流硝化液进行快速反硝化,接着混合液进入厌氧池进行厌氧释磷,减少了硝酸盐对释磷的影响,第二缺氧池再利用污水中剩余的碳源和回流的硝化液进一步反硝化脱氮,好氧池内同步发生有机物降解、好氧释磷和好氧硝化等多种反应,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混合液再a经膜过滤出水,实现了对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3A-MBR工艺合理地组合了有机物降解和脱氮除磷等各处理单元,协调了各种生物降解功能的发挥,达到了同步去除各污染指标的目的,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氨氮去除工艺机理:
CAST整个工艺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过程。反应器分为三个区,即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主反应区。生物选择区在厌氧和兼氧条件下运行,使污水与回流污泥接触区,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快速吸附作用而加速对溶解性底物的去除,并对难降解有机物起到酸化水解作用,同时可使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在厌氧条件下得到有效释放。兼氧区主要是通过再生污泥的吸附作用去除有机物,同时促进磷的进一步释放和强化氮的硝化/反硝化,并通过曝气和闲置还可以恢复污泥活性。
工艺特点:
(1)去除COD、BOD、SS、氨氮、磷。
(2)能承受较大幅度的流量和有机负荷冲击。
(3)占地少,投资低,可靠性好,运行费用较低。
(4)可有效地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5)系统组成简单,运行灵活。
(6)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CAST系统产生较少的活性污泥, 因此污泥处理成本相对较低。与A /0工艺和氧化沟工艺相比,建设运行费用、用地面积都较少;运行操作简单、灵活;处理能力和适应水质能力都较强

.氨氮去除剂投加点:
反应迅速,可在6分钟左右完成反应,可直接对氨氮超标的废水进行处理,因此在沉淀池之后的砂滤池或者回调池进行投加即可,为了确保反应完全,需要有曝气或者搅拌。
3.氨氮去除剂投加量:
由于废水的氨氮值高低不一样,因此投加量会因氨氮高低而不同,废水的投加量建议通过实验确定;并终在使用中进行调整。氨氮去除剂添加量越多,残余氨氮就越少。由于废水中的氨氮值会有所不同,因此投加量也会不同。每个行业的水质都会有不同;选择的药剂及用量相应会有所不同。我们将根据您的水质、工艺流程及实际存在问题为您选择质优并适合您水质的产品;并为您提供废水超标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相应的药剂使用及技术支持!

山东艾克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太原氨氮去除剂样品赠送”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推荐信息

化学助剂>水处理药剂>太原氨氮去除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