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设施说明
1、格栅井
本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中,因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漂浮物,这些物质容易积累并终堵塞工艺设备和构筑物,所以采用拦截设备。本工艺中需设置机械细格栅一台。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方便运行管理,采用机械细格栅24小时连续运行。
2、调节池厂家 新闻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生活废水治理设备
在整个处理系统中设置了污水调节池。通过调节池设置,能充分平衡水质、水量,使污水能比较均匀进入后续处理单元,提高整个系统的抗冲击性能减少处理单元的设计规模。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和水质波动带来的影响。在调节池内设置潜水搅拌器,防止发生沉淀现象,同时可以起到水质均衡的作用。调节池配套二台污水提升泵,间隔4小时切换交替运行。设置液位自动控制装置,提升水泵将根据液位自动开启、停止。生活废水治理设施
3、缺氧池(A池)生活污水治理器
由于污水中的有机成分较高,BOD5/CODcr=0.5可生化性好,因此设计采用生物膜法。
因为生活污水中有机氮含量高,在进行生物降解时会以氨氮的形式出现,所以排入水中的氨氮的指标会升高,而氨氮也是一个污染控制指标,因此在接触氧化池前加缺氧池,缺氧池可利用回流的混合液中带入的硝酸盐和进水中的有机物碳源进行反硝化,使进水中NO2-、NO3-还原成N2达到脱氮作用,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降解氨氮值。缺氧池内上部布置组合填料,填充率为70%,底部布置穿孔曝气系统,防止发生沉淀现象。
4、接触氧化池(O池)
污水经缺氧池处理后,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从而进入接触氧化阶段,即进入好氧处理。
接触氧化池是一种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泥的生物处理装置,通过提供氧源,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使水质得到净化。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接触氧化时间较长为宜,内部设组合填料,填充率为70%,比表面积近600m2/m3,在设计面积负荷时也应充分考虑周围环境,能确保较好的处理效率。因此设计负荷应选择比较低的值:0.83kg/m3·日。填料使用寿命在8年。池内氧气由罗茨风机提供。气水比也同时考虑较高的值:15:1,曝气形式:微孔曝气,曝气器考虑采用目前国际水处理较的胶膜曝气头。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具有曝气气孔小,氧的利用率高等优点,与传统曝气形式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接触氧化是一种以生物膜法为主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生物处理工艺。经过充分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速度流经填料,生满生物膜的填料表面经过与充氧的污水充分接触,使水中有机物得到吸附和降解,从而使污水得到进化。
本设计采用的组合填料,不仅比表面积大,且水流特性。
传统的污泥脱水装置没有办法清理污泥残留,时间长了影响机器的运作,容易造成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有清洗装置的污泥脱水机,解决了现有技术没有办法清理污泥残留,时间长了影响机器的运作,容易造成堵塞的问题。
一种设有清洗装置的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驱动电机、脱水装置、滤液回收装置、清洗装置,所述滤液回收装置设置在脱水装置的下端,所述脱水装置倾斜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脱水装置底端设有进泥口,处设有出泥口,所述驱动电机设于脱水装置的,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脱水腔、螺旋轴、筛网,所述脱水腔为一中空圆柱体,所述脱水腔包括定环和动环,所述定环与脱水腔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定环和所述动环相互层叠,所述螺旋轴与驱动电机连接,垂直伸入至脱水腔的底部;所述筛网匹配安装在脱水腔的外面,所述筛网包括筛网支架和筛条,所述筛条均匀间隔设置在筛网支架上;所述清洗装置设置在脱水装置上,包括接水口、水管、排出口,所述接水口位于脱水腔上端,所述水管位于脱水腔内部紧贴着侧壁,所述排出口位于水管上。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述水管的长度与脱水腔一致。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排出口的数量至少为6个。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滤液回收装置为滤液回收槽,滤液回收槽的底端设有滤液排出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所述清洗装置可以对脱水装置喷水,清洗脱水装置的外表面上的污泥,避免污泥堵塞筛网,影响脱水效率;
2、污泥在脱水装置中通过螺旋轴转动被压缩,污泥中的水分被挤压出来,从动环和定环之间的间隙流出;避免了间隙被污泥堵住,同时的筛网设置能够使污泥不易从筛网中漏出,避免污泥堵塞网孔;
3、动环在不停的运动,对动环和定环之间间隙间的泥污进行不断地清理;滤液回收装置将滤液进行回收,作下一步的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