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每个物体都有它特定的设计,而设计的合不合理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同样的,梭式窑的性能好坏与其窑体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根据制品的烧成要求及码垛方式,确定窑体的结构形式、窑车结构形式及排烟方式。
1.窑炉主体
该梭式窑主体是由金属框架和轻质耐火保温材料、高温陶瓷纤维材料组合而成的。金属框架由型钢焊接而成,外侧铺设供装饰及保护纤维用的钢板。窑炉设计既要考虑节能,又要考虑能够在1750℃高温下窑体的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根据热工计算及材料的理化性能指标,本设计确定采用复合层窑墙,其中内层为摩根公司容重1.2,长期使用温度1750℃的轻质高铝耐火材料;第二层为容重0.8、使用温度1450℃的莫来石轻质隔热砖;第三层为容重0.1%、使用温度1300℃的高铝真空吸滤陶瓷纤维板;第四层为容重0.18、使用温度l(以)℃的普通硅酸铝纤维毡。窑顶的结构与侧墙结构相同。
2.窑门结构
窑门也是窑炉主体的一部分,它与窑体、窑车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封闭的腔体,使燃烧器喷人的热气流在内部加热并烧成制品,燃烧废气及坯体内有机物和盐类分解排出的废气通过烟道排人大气,完成制品的烧制过程。该窑门采用侧开折页式,支撑于窑体的外立柱上,与窑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开启方便,减轻窑门的重量,窑门采用全金属外壳,内衬较薄的耐火保温材料,外铺多层陶瓷纤维材料。窑门与窑车、窑墙的密封采用多道曲折密封。另外,窑门上设置两烧嘴,以利与窑体上的烧嘴形成旋流,为方便窑门的开启,烧嘴的风、气管路全部采用金属软管与主管道连接。
3.窑炉的密封系统
窑炉密封的好坏与窑内温差有着很大的关系,若密封不良,在窑炉正压烧成时对窑炉的使用寿命影响很大。因此,该窑采用了曲折、摩擦及机械密封三种形式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窑体与窑车、窑门与窑体的漏风、漏火问题。曲折密封和摩擦密封是我国窑炉设计常采用的密封形式,而机械密封在梭式窑设计中则极少采用,设计采用了上部带有夹具(夹具上安装硬度适中的陶瓷纤维毡)的螺杆升降装置使用方法为窑车、窑门就位后将升降装置升起,从而将窑车与窑墙、窑车与窑门的接缝处进行密封,烧制过程完成后,将升降装置落下,即可打开窑门,拉出窑车。
我公司是窑炉生产厂家,关于窑炉设计的内容就讲到这了。窑炉结构是否合理,选型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产量和能量消耗的高低等,我们有更的团队,更合理的设计。选择我们,没有错!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