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纹作为明清专属装饰纹样,有着的地位和装饰意义。而应龙作为瓷器装饰题材,早出现于宋代龙泉窑青瓷中。明代永宣时期,还将其纳入御窑瓷器装饰纹样中,清代御窑沿袭。值得一提的是,清代御窑的应龙纹饰,多为仿古之作,且出现于流行制式的盘类作品中。相比雍乾御窑常见之云龙、夔龙和螭龙纹装饰,应龙装饰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含义和象征。
查阅相关传世资料可知,此式大盘仅出现于雍正和乾隆两朝,或因体量,烧制难度高等原因,此后断烧。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 “六月二十五日,七品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来说,太监高玉交宣窑串花青龙大盘 一件。传旨:交与烧造磁器处唐英照样烧造。”可知,此类乾隆时期的青花作品,早在乾隆三年(1738年)就已开始烧制,而且是作为传办瓷器由督陶官唐英奉命烧制,足见乾隆皇帝对此式大盘之重视。
北京保利送拍 徐生
检索公私收藏,可知此式应龙大盘目前仅见青花作品,存世甚少。瑞士藏家玫茵堂曾藏有一件同类型雍正作品,为此式大盘之前身。相较之下可以发现二者略有差别,如盘心弦纹由三条变为两条,缠枝莲的布局至乾隆时期显得更为紧凑繁密,更为工整细腻。这一差异说明乾隆时期,对此式大盘制瓷画样作了调整和改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宫廷对此式大盘的重视。
《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雍正四年(1726年)十一月初五日,郎中海望传旨,着做敞口窄底有托花盆木样一件呈览,准时烧磁的,钦此。于十一月十一日,做得木花盆样一件,上口径五寸九分,下口径五寸一分,高连足一寸一分五厘,厚 一分五厘,又花盆木样一件,口面长六寸一分,宽四寸四分,厚三分,高连足三寸七分五厘,郎中海望呈览,奉旨:着交年希尧,或霁红、霁青烧造几件,再别样的釉子尔等酌量亦着他烧造几件,钦此。于十二月十四日,将花盆木样二件交年希尧家人郑旺持去讫”。由是可见,雍正皇帝本人对此类花盆的设计、制作有明确详细的要求。另可推测此类雍正红釉花盆,应出自“年窑”所制。
清康熙 茄皮紫釉暗刻云龙纹大盘D 25.2 cm“大清康熙年制”款
清乾隆 内矾红五蝠纹外珊瑚红地洋彩缠枝莲纹盘D 15.8 cm“大清乾隆年制”款
洋彩是继承珐琅彩彩料和技法发展而成的,其花卉多摹仿西洋光影绘法,花叶翻卷,富于明暗变化,借以烘托立体之层次。乾隆皇帝对欧洲传教士带来的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方艺术表现形式抱有浓厚的兴趣。其中西合璧式的个人美学品位主导了这一时期宫廷艺术的幻境。而在御瓷烧制领域,服务于两朝君主的督陶官唐英,承命竭力创制,在乾隆皇帝的督促下多次按“洋彩之花样,吉言新式”的设计要求,进呈御览。
著录:《徐氏艺术馆 . 陶瓷篇Ⅳ . 清代》,徐氏艺术馆,1995年,图165
此式五彩龙凤纹碗创烧于嘉靖御窑,但烧造数量较少,至清康熙御窑厂复立,此式作品因纹饰喜庆而受到喜爱,被用于饮宴等场合,遂逐渐流行,并作为固定品种一直延续烧造至清朝末年,为清代官窑为经典的品种之一。此式碗自创烧以来造型纹样大类,风格变换不 甚明显,康熙时期一显著特征为凤凰脖颈单用矾红线条绘制,而乾隆之后则可见凤凰脖颈绘 以五彩羽毛。本品制作精美,吉庆考究,施彩浓重,青花逸丽,堪为康熙官窑之作。
康熙五彩冠绝一时,为世人所重,画法特,风格一绝,均令后世难以企 及,诚如《匋雅·卷上》所评“康熙彩之颜料,因非后世所常有。论其画手高妙,不但官窑器皿,髣髴王恽,即平常客货,亦莫不出神入化,波澜 老成。”足见康熙五彩瓷器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康熙五彩瓷按装饰工艺,又可分为五彩和青花五彩两类,本品则属后者。青花五彩釉下绘制青花纹样,高温烧成后,再于釉上搭配描绘各类彩绘装饰,低温烧制而成,不仅呈色绚丽,而且装饰烧制难度和成本较高。检索传世资料可知,此式青花五彩福寿纹盘为康熙时期所创,其后鲜有烧制,从其装饰题材推测,其当为宫廷为祝寿所定烧之器,颇值关注。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永乐,)藏品征集(GPPM-000 徐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等;(邮票勿加,暂不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