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朝无论官窑还是民窑,瓷器的生产量都是很大的。官窑器大部分有款,总的看来是以“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用得多,三行六字楷书款在祭红等器物上较为常见,两行六字楷书款在白地红彩等品种上虽有,但很少能见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及楷款也用得极少。款字一般以青花写款为主,但有些抹红器、珐琅彩器或少数粉彩器上用蓝料写款。在白瓷、茶叶末、仿竹器、珊瑚红等器物上往往用“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刻款。
其中“清乾隆御窑天蓝釉双龙耳瓶”以4025万元成交,“明成化官窑青花矾红五龙宫碗”1081万成交;“清雍正御窑天蓝釉蒜头瓶”1035万成交,“清雍正御窑仿汝釉弦纹贯耳瓶”563.5万元成交。
在清代御瓷部分中,尤以“清乾隆天蓝釉双龙耳传经瓶”傲视群芳。此瓶为细长颈,溜肩,腹部丰满,至胫处渐收;颈上凸起5道弦纹,口沿与肩之间有两个对称的龙形柄,龙头探进瓶口衔住口沿;肩部有八组椭圆形模印贴花装饰。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该瓶通体施天蓝釉,釉色沉静深邃,宛若广袤之天穹,殊胜不可言妙。此瓶来源清晰,传承有序。早由山中商会购于中国,并于1934年在“东京山中商会春季展销会”上展出,后由日本藏家购得后藏匿家中,近一个世纪从未在公众场合中露面。根据相关文献记录,1934年在东京山中商会展销会中展销的绝大部分瓷器为当时恭王府、庆王府旧藏。
大清乾隆时期瓷器鉴定特征
乾隆瓷器胎体特征:乾隆时注重制瓷质量,瓷制精细。如果没有淘炼至细的洁白胎质,就不可能完成复杂新奇的造型和特殊精细的工艺。乾隆瓷子所以器型规整,厚薄适度,都和胎土的高纯度密切相关。从传世品看,早期的乾隆瓷,还是能保持雍正时的细润特色的;晚期虽略显逊色,但仍比晚清的。
乾隆瓷器釉面特征:青花瓷的釉面仍为青白色,民窑亦如此。其青白度深浅不一,釉面肥腴而坚致,并光润均净,偶有微度的波浪釉;也有呈色较为粉白的釉面,民窑器多见。的珐琅彩和粉彩器,釉面坚致,细润如脂似玉,光洁无瑕;一般彩器的釉面,釉的莹润,有的不够平净,同雍正时相比稍有差异,早期至美,晚期渐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