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脊,沿着下层檐屋面与木构架(如承椽枋、围脊板等)相交处所做的脊。围脊多能头尾相接呈围合状,故俗称“镉腰脊”。有人把固脊叫做下檐博脊或重檎博脊,甚至千跪叫做博脊。叫它下檐博脊或重檐博脊已嫌含糊,如也叫博脊就会与真正的博脊相混淆。所以围脊既然已有了区别于其他脊的名称,还是明确一些为好。
屋脊的常用材料
1、房子的屋面材料就比较多了,常见的就是沥青瓦,属于一种新型的防水建材。沥青瓦的使用范围不仅在一些民房,包括别墅当中,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水泥屋面的厚度不能够低于100毫米,如果是一些木屋结构,不能够低于30毫米。
2、还有木瓦,也是古代建筑的一种材料,现在很多现代建筑也会采用木瓦,能够感觉到一种古代风韵。这种木瓦的使用年限比较长,能够达到50年,不容易受到室外环境的影响,施工也比较简单。
3、现在建筑中常见的就是水泥瓦,它有很多的颜色,强度比较高,造价不是特别贵,所以在普通的民房中比较常见,作为一种防水、隔热的材料效果比较好。
在我国古建筑的屋脊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到一些神兽的造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吻兽。吻兽是中国古建筑中屋脊兽饰的总称,鸱尾指的是正脊两端的这种吻兽,它是吻兽的一种。菏泽一带民间建房除用石雕装饰之外,还要在屋脊上作陶兽装饰,其形象有狮、 马、牛、羊、鸡、鱼,通称“六兽”。“六兽”之外,还有龙形的“大兽”与“小兽”,“亭子”与“楼子”。“六兽”装在屋脊上,单脊的房子一字排开,中间为鱼,左右顺序为鸡、羊、牛、马、狮,两端为“大兽”,中间也可以用“亭子”或“楼子”。庑殿式瓦房有五条脊,大脊中间为“楼子”,左右顺序为鱼、鸡、羊、牛、马、狮,两端为“大兽”,小脊由上至下为鱼、鸡、羊、牛、马、狮,后四个屋角都装“小兽”。
古建筑屋脊按照位置不同,屋脊有正脊、垂脊、博脊、角脊、“戗脊”、元宝脊、横屋脊、圈脊。按照做法不同,屋脊可以分为大脊、过垄脊、清水脊。正脊是处于建筑屋顶高处的一条脊,它是由屋顶前后两个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由建筑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条横走向的线。
在现代建筑中,屋脊的功能更多体现在保护和美化的方面。它不仅承载着屋顶的重量,还能防水、防风、防尘,同时还能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元素之一。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屋脊的形状和材质也逐渐多样化,加强了建筑物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屋脊作为建筑物上极为重要的构件,具有重要的实用和美化效果,同时,它也是体现传统文化和建筑风格的重要元素。在家装设计中,也应该充分重视屋脊的设计,并结合建筑风格和地域环境,选取适合的屋脊形状和材质,为整个建筑物增添更多的美感和文化内涵。
垂脊一般特指屋脊位置时的称谓。凡是与正脊或宝顶相交的脊都统称垂脊。庑殿垂脊常称为庑殿脊。歇山及硬山、悬山垂脊常称为排山脊。一般在垂脊的上方会经常安放一些“小物件”,他们一般是作为瓦钉的装饰物,有固定的琉璃瓦的功能,同时根据数量的不同,还代表着大殿的等级。俗称它们“垂脊兽”。
墙帽正脊,来源于琉璃瓦墙帽,指一种固定的正脊作法。由于墙帽的坡长较短,正脊不宜太高,脊件需简化,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特的正脊形式。由于这种作法是琉璃瓦顶墙帽正脊的固定作法,因此被称做墙帽正脊。当其他部位如牌楼的夹楼正脊,也采用这种作法时,往往仍然习惯称它为墙帽正脊。
皮条脊,其特点是在当沟以上做一层或两层瓦条,瓦条之上做一层混砖,混砖之上不再做陡板,直接做眉子,皮条脊实际上是一种小式屋脊,用于大式瓦面可视为“大式小作”手法,多见于大式建筑的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