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月8日,国民公布发行1种5分镍币。民国24年时又发行了5分、10分、20分3种。当时,省内市场流通使用镍币较少,直到1936年时,中央银行才运来了批镍币1万元。因数量不多,不够分配。后运到的第二批镍币有5万元,币值有5分、10分、20分3种。其中,5分币有2万元,10分币和20分币各1.5万元。中央银行通知各银行、钱庄挂牌代换镍币。
就在这年7月,中央银行转达了财政部的决定:在新辅币(镍币)未普及流通前,旧银角仍可按市价流通使用,如要求收兑银角的,应估定成色、规定兑换标准,委托中央、中国、交通三个银行及分支机构代兑。
新辅币的使用规定,按十进制单位计算:法币1元可以兑5分镍币20枚、10分镍币10枚、20分镍币5枚。这些镍币的成色是镍18%,铜55%,锌27%。
1916年护国战争结束后,云南都督唐继尧野心膨胀,利用护国战争树立起来的威望向外扩张,与川、黔军阀连年混战,在滇军内部为争权夺地互相混战,致使军费开支庞大,单靠沿袭旧制征收的田赋、盐税、厘金等税,已不能满足军阀战争的需要,于是唐继尧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搜刮,以充军饷,铸造镍币便是其中之一。
唐继尧不愿铸壹角银币,认为太费工时影响造币余利的提高,但却热衷于铸造壹角镍币,因为铸镍币成本低,利益更大。在1924——1935年间,从日本进口原料,鼓铸为辅币,分壹毫、半毫两种,壹毫共铸1.79亿余枚。
此币重4.5克。正面珠圈内为“壹毫镍币”四字,珠圈上缘是“民国十二年”字样,背面珠圈内是民国五色图徽,珠圈处环饰英文。壹毫镍币十分,此币虽经流通岁月的洗礼,但风貌神韵尚存,品相亦佳,铸制精良,是藏友爱好者的爱。
币在我国的存在,仅仅几十年,它在我国数千年的货币历史长河里虽然昙花一现,但却是我国货币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机制币的出现,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是我国钱币铸造技术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钱币形制的一次革命,对当时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由于流通时间比较短,铸造量少,流传干民间非常,甚为难得,近几年来,壹毫镍币的收藏价值极为走俏,是收藏家的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