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钱币鉴定网,古钱币鉴赏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古钱币在线鉴定
古钱币鉴定,是一门细致的学科,需要日常知识的积累,观察与思考,仔细比较。
    1、看铜色: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因而合金的成分不同,钱币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用铜锌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黄色,铜锡合金铸造的钱币呈青色。
    2、认锈:今所见钱币,一为发掘品,二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传世品也因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暗铜色。
    3、看铭文:中国金属铸币的一大特点就是有铭文书写,每一种钱币文字的字体各有特征,不同时代的铸币铭文,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根据这些特征可检验是否为同时代的钱币。
    4、听声:古钱币由于质地的原因,年代越久远,火气尽脱,氧化越严重,掷于水泥地面其声音也越喑哑。先秦时期的刀、布、圜钱均基本是哑音。而明代以后的钱币,距今时间较近,还未受到深层的氧化,声音则清脆、响亮。
    5、闻味:伪品钱币多是用化学物质来伪造装饰,往往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刺鼻的化学怪味,而真品钱币则没有这种怪味。

北京古钱币鉴定中心
中性土壤中的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长期埋在中性土壤中(PH7)一般不会生锈,但有些古铜钱的含锡量偏高,若锡在15-32%时,从“铜一锡系状态图”分析,形成a固溶晶体和 共析体组成.而其中的 相(Cu3Sn)及SN,因锡析出到钱表面形成所谓“水银光”又称“水银浸”。同时锡青铜还会有“逆偏析”趋向,即锡由内外析出,使铜钱表面呈“白斑’又称之为“锡汗”。当含锡量在10-305时还会产生二氧化锡(SnO2)呈银灰色.这些现象也会同时产生,或分别产生,都会使铜钱表面形成“水银光”。因中性土壤极不稳定,很容易改变成为酸性或碱性土壤,故有些古铜钱先形成少量的红绿锈后再产生“水银光”。

古钱币在线鉴定
古铜钱长期浸在水中锈蚀机理分析
古铜钱长期浸埋在较清洁的江、河水中,腐蚀极微弱,一般小于0.0025毫米/年,黄铜钱略快些。若古铜钱久浸埋在有污染的水田中或含硫酸铁[Fe2(SO4)3]的矿水中,则会使铜钱严重腐蚀,生成氧化亚铜和硫化亚铜(Cu2S),一呈红色,一呈黑色,并均匀分布,使钱表面形成如薄壳状的灰色锈蚀(颜色由海灰--银灰--淡灰--中灰--深灰渐变)。

北京古钱币鉴定中心
古铜钱长期存放在大气中锈蚀机理分析
紫铜、青铜、黄铜钱在大气中都很稳定,一般小于0.00015毫米/年,在铜钱表面会生成一层极稳定的保护薄膜,主要是碱式硫酸铜呈橄榄绿色,还会产生氧化铜(CuO)中黑色,硫化亚铜黑色,及氧化亚锡(SnO)棕黑色。年代越久则锈层加厚颜色也变深,俗称为“黑漆古”,若长期在手中把玩则会使钱表面光亮如镜俗称“传世古”。但在这类古铜钱中也产生电化学腐蚀,故是“哑声‘。若古铜钱长期在干燥的环境中(大气中或土中)也会产生氧化铜和氧化亚金星呈深黑色,俗称“黑漆古”。有些铜钱先生成红绿锈后,又在干燥环境中生成氧化铜和氧化亚金星,一般称这种有红绿锈的“黑漆古”钱为“包浆”。

古钱币在线鉴定
市场调研法
有空闲的时候多跑一下身边或者国内的古玩市场,多看一些批发的假货。只要你长跑市场,只要市场有新的仿品出现,你就会时间知道的。一般市场上多批发档次中低品,高仿品多不会在市面通。所以更需要你不断的积极学习。在家里闭门只会导致你失去的更多。

北京古钱币鉴定中心
锈色鉴定法
所有生美钱币的锈色都很结实,不论是红斑绿绣还是孔雀蓝,以及结晶锈都会很结实,热水煮烫都不会掉老绣和生美绣的层次很自然,化学或胶的绣层次很乱,也很浮很软。当然有一种绣是个例外,在辽宁地区山上出土的钱币,由于气候的原因,这种绿绣很浮,用手一擦就会掉,但里面多数泛黑漆古。这个在鉴定的时候不能与上述同论。对比黑漆古的一般鉴定很简单,黑漆古作假只有两种,火烧和染色(打蜡),火烧者声音尖锐刺耳,染色(打蜡)只要过热水煮就可以看出来。(此鉴定方法需要长期实践,并非朝夕成就的理论)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为你提供的“中国古钱币鉴定网,古钱币鉴赏”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推荐信息

古币/纸币>历代古钱>中国古钱币鉴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