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时期就有了原始瓷器,但技艺并不成熟。1929 年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发掘出土的原始瓷器碎片,当时称“釉陶”,或“青釉陶瓷器”。随着原始瓷器发现数量的增多和大量标本的分析与测定,采用“原始瓷”或“原始青瓷”一词的学者逐渐增多,如《中国陶瓷史》与《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两书均肯定了这一称谓。
明清彩瓷
彩瓷的工艺较为复杂,像做煎饺一样,需要两道工序。要烧出白瓷,然后上色,上色之后第二次烧,第二次要比次温度低。康熙皇帝时出现的珐琅彩是彩瓷的一种,珐琅是外国人的绘画染料,用珐琅彩烧制瓷器也体现出了对外交流交往的发展。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