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金地洋彩百花不露地贴螭龙耳大瓶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清代曾为乾隆朝皇帝烧制瓷器的督陶官唐英曾这样表述:洋彩器皿,本朝新西洋珐琅画法,圆琢白器,五彩绘画摹西洋,故曰洋彩。洋彩瓷因其原料珍贵、工艺繁杂、精美绝伦而被称作“彩瓷之冠”,与“彩瓷皇后”珐琅彩有著异曲同工之妙,乃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是乾隆至爱,藏之于乾清宫,供皇帝间暇赏玩,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作为中国古陶瓷顶峰时期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高水平,蕴涵著的艺术性情,显示著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彩瓷之冠”是对 洋彩 瓷器的一种形象称呼。身份地位尊崇的洋彩瓷器受宠于 宫廷,从创烧到衰落都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为所享,是“庶民弗得一窥”的御用品。洋彩瓷器创烧于康熙年间,兴盛于乾隆盛年,然终失传于宫廷封建社会。
查遍中外拍卖纪录和博物馆记录,没有发现有相同洋彩藏品记录,疑存世,乾隆一朝,瓷艺精进,榷陶使者唐英殚心竭虑,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括中外良器之精萃,藉以御窑厂之能工巧匠,以瓷为胎,敷设彩釉,铸就千古不遇之辉煌。其间既崇尚复古,亦勇于创新,所带来的技术突破与艺术新姿采均在中国艺术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诚如《陶雅》所称:“至乾隆,则华缛极矣,精巧之致,几于鬼斧神工。”其中百花不露地一项为乾隆御瓷粉彩器之珍贵隽品,历为藏家所珍。
这一对瓶外表优雅,工匠以金釉作地, 画师巧妙地运用粉彩与洋彩的配搭,在闪烁的金地上,以颜色丰富而柔和的洋彩,绘上满瓶鲜艳夺目、各式各样的百花图案,令整体看上去雍容华贵至极,地显现出清代乾隆年间,深受西方文化艺术影响,在创作中,不离表现华丽与热闹的气氛。 此瓶长颈、微撇口、丰满腹,贴有四条口含「如意」的螭龙于肩颈处,围绕瓶颈走动、形态活现、栩栩如生,除了令整个瓶增添视觉上的美,更寓意富贵吉祥。 用洋彩绘制此瓶的难度。 若没有画功超卓的画师绘画色彩绚丽、千姿百态兼疏密有序的花卉图案在弧形的瓶壁上,纵使有技巧熟练的烧瓷工匠,也实难成就如此精美的大器。 这一对品相如此精美的清乾隆金地百花瓶能完整地保存至今,实属。
细观瓶之器表,艺匠以粉彩分别绘月季、牡丹、菊花、昙花、刺梅花、紫薇花、羽毛花、兰花、牵牛花、大波斯菊、鸡冠花、秋海棠、百合、矢车菊、酢浆草、梅花、荷花、荷叶、虞美人等各色花卉及花叶,满布器身,竟达数十种之多,中外品种聚于一处,相配相伴恰是巧妙。千姿百态的花朵,竞相斗艳,尽显娇媚本色,花团锦簇,象征著“百花献瑞”的吉祥之意。且花之线条、设色、布局均见功力,不仅娇美亦十分生动,于写实中融以夸张,连荷叶上的零星虫蛀之处亦生动表现,惹人喜爱。深浅的颜色表现花朵,并运用油画画法中的阴阳向背与凹凸感使其更为鲜活,形神兼备,各具不同的风采,故“百花”虽繁,却密而不乱,极富层次感,给人以一种迎面而来密不透风的美,具备典型的乾隆时期特征。
本品于乾隆御制彩瓷之中堪称别致,尊贵秀雅,装饰雍容华丽,通体点缀各式花卉,圃簇繁丽,上下相映,各尽其妍,种类之多,不胜分辨,使人仿佛置身百花丛中,目不暇接。其设计匠心,画面虽繁密却不乱,花叶分布各有主次,婉转舒展,颇见柔美之姿。其笔意精美绝伦,彩料妍亮,色彩搭配与转换之妙又恐非言语可表。底施松石绿釉,匀净厚润,中心书红彩篆款,端庄规整,足际处涂抹金彩一周,全器上下皆工致非凡,处处彰显出乾隆彩瓷的华丽与尊贵。
乾隆时期随著彩瓷逐渐成为瓷器的主流,百花锦地作为彩瓷的一个重要的品种,也逐渐发展成熟,其花朵种类繁多,彩料颜色鲜艳,绘画手法细致,堪称鼎盛之期。百花不露地装饰之出现必在工艺繁荣之世,考其源流,乾隆之后发展至,其工序之繁缛,设色之丰富,绘画之多彩,绝非数人之力可成,当为彩瓷之翘首。彩瓷之妙贵在工致,工致之本则在于良工与巧匠。百花不露地者,若无良工为之构图设计,巧匠为之敷彩洗染,此来一器成天下宠,故其烧制颇为考究。
,需要内务府造办处出具画样,设计出百花齐聚之画稿,交付御窑厂作为粉本,其构思妙之处则是尽收春意盎然之象而又无砌堆之感,殊为巧思。其次,御窑厂的工匠将画稿临摹勾勒于白瓷胎上,务必与原稿一致,同时又要照顾到器表不同于纸面的不均衡特性。百花不露地者花饰遍身皆是,故临摹工作难,而临摹画稿为施彩绘画之基础,一旦有误,全局皆变,任其彩料何等妍美,画手如何高超,亦无法弥补画稿原有之神韵。第三,彩料配制之多堪称众瓷,百花不露地者一器之上所见颜色不下于三十余种,故绘画之前,彩瓷的所有颜料配备,种类繁多几近百种,均需一一调试。此项工作之完成需动用多少人力,耗费多少时间,预支多少成本,可想而知。后,填绘洗染,必经画师数人之手,历十数日之功方可入窑。故一器告成,历时数月之久,耗资甚巨,绝非其它御瓷可比。如此繁复之至必将注定百花不露地者烧造不多,大器则更为。
检阅公私典藏,乾隆朝百花不露地者,琢器不过五例,均典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当中未见与本品相同者,较为相近的一例则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的“乾隆 粉彩百花图葫芦瓶”,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研究丛书?瓷器卷?清代》。本品尊贵典雅,釉彩妍美多姿,洋溢出的艺术魅力,为所有百花不露地器皿当中,器型美,高度大,画工精者,其珍罕程度必为世人所推崇。
此样式俗称“百花不露地”,繁美的花纹彰显了帝国的昌盛与统治者追求的审美喜好。求全、求百,是人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基本意思即是“希望所做的事”,反映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事物发展的积极心态。虽从辩证的角度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只有相对意义上的,但 “求全”也体现了一种追求进步与完善的精神。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希望人生都“十全十美”,故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并作《御制十全记》,令写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建碑勒文,可见其心。工艺美术方面,百鹿尊、百子图和“百花不露地”等此装饰纹样则生动体现了乾隆“求全”的价值取向,遂深得其爱,作为洋彩瓷器一类名品,历为古今中外藏家所珍。
古董古玩拍卖行

深圳福羲拍卖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金地洋彩百花不露地贴螭龙耳大瓶”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螭龙耳大瓶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陶瓷古玩>瓷塑古玩>金地洋彩百花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