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对瓷器的热爱油然而生,或许是千年古窑蕴含的秘密令大家心驰神往,或许是瓷器的美丽色彩令藏家魂飞萦绕,也或许是细腻如丝的釉彩令你着魔,我的心中总有一种冲动去接近它、欣赏它、拥有它。
世界上大的,保存完好的柴烧瓷器: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为壮观的当属目前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大型“蛋形柴窑”。这也是清代景德镇的“镇窑”,始建于清朝乾隆初年。由于柴窑形态特,为景德镇,因此人们又把它称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从乾隆年间开始,镇窑一直使用了200多年,直到196年才停熄火烧年。200年,古窑民俗博览区的工作人员重新修复了镇窑窑炉,并在当年10月份“国际瓷博会”期间点火复烧成功,一举荣获“世界上大的柴烧瓷窑”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古朴幽暗的镇窑窑房,时光仿佛倒流:被踩得溜光的黄土地面,粗大道劲的木构架,周身被箩箩烧瓷器的陶制匣钵所包围。窑炉的内部高耸、狭长,内壁上仿佛还闪着瓷釉的光泽。抚摸着窑壁上细致的砖缝,仿佛可以想象当年筑窑师傅砌瓷窑时的虔诚,而那些“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青花瓷就是从这些厚重古拙的古密中烧出的来到古窑区的传统作坊,一排排色彩柔和纯净的瓷碗、瓷瓶坯子整齐地码放在隔板上,这些未烧制的瓷坯宛如豆蔻未开的少女,没有了釉彩的华丽外衣,只有静雅而细腻的线条,散发着纯净、朴素而又的美,一块块原本冥昧无知的泥土,经由陶瓷艺人们的妙手唤醒。
景德镇谚语“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说的就是一个瓷器制作好要经过72道工序。经初的泥料淘洗、炼制、揉泥后,道工序就是拉坯。一件瓷器的成型主要就是拉坯的技术。在作坊内老师傅的一双妙手在旋转的泥料中一点点提升,几经反复,一件浑圆的大碗就像变魔术一样跃然在眼前。老师傅凭借着一辈子练就的拉坯绝技,成为景德镇位享受非物质文化产国家津贴的艺人。拉还后需要利还。利坯就是在旋转的陶车上,把坯体上多余的部分碹掉。景德镇瓷器“薄如纸”的特色,就是靠利坏这道工序来完成的。“利坯”师傅坐在陶车上,双手拿着一根木棍,一边熟练快速地搅动着陶车。在景德镇,学徒时做什么工序,到老都还是做那道工序。利坯修一个碗需要4把还刀,每一把刀有3个步骤,每个步骤要学3年,工艺学起来非常难。利坯时,要屏住呼吸,为测定所利坯体的厚薄,需用手指轻轻弹击还体,并细心倾听其发出的响声,从响声大小来判断还体各部位的厚薄。如今,陈师傅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接下来就是景德镇瓷器的绘彩工艺。含氧化钴的颜料,在陶瓷坯体上仅仅呈现出灰黑色的印记,就像胶片时代摄影得到的底片,而要得到成品后的青翠色彩就需要1300℃高温景德镇的传统青花瓷纹样细腻,运笔流畅,宝相花、缠枝莲、回文等图案一直延续至今。现代青花瓷则更注重泼墨手法、写意手法等综合艺术表现力,或具象或抽象,或细雕或写意地去表现“白地蓝花这种特殊的美。
除了青花瓷,景德镇的传统名瓷还有青花玲珑瓷、颜色釉瓷和粉彩瓷,这些瓷器的制作在古窑区传统作坊内都能看到。透过一排排雍容华贵的粉彩瓷瓶,看见头发花白的老艺人正用纤细的钢针雕刻着什么,那绣花针”下正“扒花出细密匀称的凤尾纹花样,再细品旁边的粉彩瓷瓶花鸟图案下果然有的纹理质感,老人便是张文月被世人称为“扒花大王”出自他手的粉彩,多数被作为国礼瓷赠送外宾,国内外博物馆和收藏家更是争相收藏。张文月老人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造产名录》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传承人。然而在荣誉的光环下,谁又会想到这位老人其实是一位聋哑人呢?在他60年安静寂寞的扒花岁月里,这美丽的粉彩瓷诉说着他的内心世界。
满二烧三熄火”的传统烧制技艺瓷器从平实的陶还到穿上华丽的外衣,离不开传统的烧制技艺。关于烧窑,景德镇窑工有一句俗语:“一满二烧三熄火”,精要地概括了柴窑烧窑技艺的3个方面,即码更满窑、投柴烧炼和适时熄火。在长达1天的烧密时间里,窑工需要不间断地加柴烧炼,在没有任何现代化仪器监测的情况下,他们要用一双“火眼金睛”来观测窑膛温度,凭借经验掌控火候,后还要用两天时间将密温均匀降下来。陶瓷上所有的颜色都是釉料在高温下呈现的颜色,柴窑烧成的陶艺作品与一般的电窑、瓦斯窑大的差别在于木材燃烧所产生的灰烬和火焰会窜入窑内,在坯体上产生自然落灰的现象,经长时间的高温融合成自然的灰釉,其色泽温暖,层次丰富。热情奔放的窑火居然能烧出这凄清冷艳的青花,那温润的触感顿时动人心弦。
“薄如纸、声如磬”的薄胎大碗,描绘着细腻花纹的小柴窑花瓶都是古人的聪明材质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我们不是瓷器古董的拥有者,我们是古董文化的传承者。心底怀揣着那朵初妆的青花,眼带笑意憧憬着镇窑的炉火什么时候会再度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