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青铜器整体变形时,可以根据变形的程度及不同部位利用不同的工装、夹具,采用支撑、顶压、撬搬、扭等方法,进行校正。不管使用什么手法,都要看文物的应力变化及承受能力,一般根据经验及对文物性能的了解,量力较正。青铜文物大都是铸造而成,经历长期腐蚀后,其延展性、弹性都有一定的降低。因此,对于变形严重的器物只能锯解、组焊才能达到后整形的目的。
錾花是一种用钢錾在铜板上雕刻花纹的技术。古代青铜器上多有纹饰,有的还有铭文,对于破残青铜器的缺块补配仅仅镶上花面铜板还不理想,还应该雕刻出同原件风格统一的纹饰、铭文,这就要錾花。錾花工艺除了要掌握雕刻技术外,重要的是要熟悉和掌握古代各个不同时期铜器纹饰的风格,同时还会根据花纹的深浅、宽窄、变化形式,自己打制各种直刃、弯刃、铲、沟、平、踩、挑、抹、眼等钢錾。两只手,一把锤,加上几根钢錾要刻出多种多样的流畅的花纹,这是一门技术。
去锈
青铜器的锈,按其形态来分大致有发锈、釉锈、贴骨锈和浮锈数种。发锈膨胀,釉锈硬脆,贴骨锈依附地子,浮锈松散,对于青铜有害锈一般都用錾子或刻刀剔净,然后用粘合剂调颜料封密起来。其它的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方法,一般胎身已经膨胀起的发锈不能除去,铜器上的锈一般先用刻刀小点锤敲敲、震震、拨拨、刻刻来剔落,而后可用酸梅泥、红果泥糊敷,用以使锈松散,再用刻刀拨剔以去锈,这样去锈不伤地子,铜器纹饰清楚。对于商周青铜器,除去浸地和翻铜地的青铜器,可以用碳酸铵来除锈,醋酸水涂液也可以去锈,但是一定要严格控制。对于商周春秋的铜器不能泡,否则会使铜器失去美丽的外观都变成红砖色了。这种方法适用于硬质铜锈的器物,如浸地、黑漆地、绿漆地等铜器。此外,还可以利用化学试剂除锈,化学试剂要根据铜器锈蚀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后, 为了保护青铜器,可使用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