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在中国享有崇高的地位,中国历代帝王崇尚土德,因此黄色象征着帝王之色。皇帝的衣食住行中皆融入黄色,代表了皇帝拥有天下,权力至高无上。
自隋唐始,黄色即皇帝的御用颜色,而后至明清时期,黄釉瓷器便从众多单色釉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帝王的御用瓷。清代时期的黄釉瓷器成为了等级的御用瓷器,根据清宫规定,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三人才可使用纯黄釉瓷。黄釉瓷作为的瓷器品种,民间是禁止烧造的。
景德镇传统黄釉瓷是以铁着色、铅为熔剂的低温颜色釉,属于铅釉。烧成温度约850~900℃。中国低温黄釉陶器早出现在汉代,色泽橙红。之后在唐三彩、宋三彩以及元、明琉璃上均有表现。终,中国低温黄釉陶器渐渐发展成为低温黄釉瓷器。
从现有资料来看,景德镇黄釉瓷的产生时间应当是明代洪武年间。为彰显,明代初期宫廷在建造时使用了大量黄瓦。明洪武时朝廷就下令让“江南造黄瓦”。因景德镇地处江南,所以应该接到了指令并且生产过部分黄瓦,此“黄瓦”可能是陶质琉璃黄瓦或瓷质低温黄釉瓦。
黄釉瓷的造型和釉色的历史演化
明初烧造的黄釉器物较少,多以盘、碗为主。明洪武时的黄釉瓷不见完整器传世,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和北京地区出土过此期的黄釉盘残片。内白釉外黄釉,色泽较深,有细微开片,近足处一圈积釉呈深黄色,外底无釉,火石红较重。
直到明代弘治时期,低温黄釉瓷的烧制达到了历史上的水平。此时黄釉釉色娇嫩、淡雅,光亮如同鸡油一般,被称为“娇黄”或“鸡油黄”。又因其使用浇釉法施于瓷胎之上,故又称“浇黄”。弘治黄釉瓷器壁较薄,通体施黄釉,光素无纹。造型规整,修坯细洁,多见直口盘。器物底足低矮,圈足光滑,底微塌,造型呈窝状,俗称“窝盘”。此时期的款识主要有“弘治年制”四字篆书刻款和“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楷书青花双圈款两种。弘治黄釉瓷除了釉色超凡绝伦外,还突破了品种上的局限,烧制出诸如牺耳尊、绳耳尊、飘带耳尊等体量较大的琢器。
正德时期黄釉瓷继承弘治之作,但釉色不如弘治浅淡而嫩,显得深沉,胎体加厚,有“老成持重”之说。款识与弘治期保持一致。此时黄釉瓷工艺复杂且多有新花样,品种出现了黄地紫彩、黄地绿彩等。
嘉靖时期黄釉变深,釉质肥厚,釉面有不平感,色调大多鲜亮,偶而有极淡且釉面匀润者。器型多为盘、碗、杯、碟、罐。器物以素面为主,另有单线或双线暗刻花纹装饰。款识主要是青花单圈或双圈六字楷书款。若黄釉器器底施黄釉,则为刻款。
明代晚期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景德镇御器厂辍烧停工,黄釉官窑器几不可见。
清代顺治时期,黄釉瓷恢复烧制。到了康熙时期,以仿制明代“娇黄”为主,釉质细腻晶莹,质量提升。此时还出现了蛋黄釉,因色如鸡蛋黄,故称“蛋黄釉”或“西洋釉”。康熙黄釉瓷不仅在釉色上有所发展,瓷胎上还出现了加刻各种图案花纹的工艺以及堆塑纹饰。另外,器型也有创新,多以素面为主。底部款识为青花篆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款,与弘治时的区别较大。器物的圈足也较弘治偏矮。
雍正时期是清代黄釉瓷烧制、艺术水平的一朝。此时黄釉瓷以柠橡黄釉为。此时期的黄釉瓷不仅造型,做工精细、胎薄、质细,更重要的是除了承袭前朝单色釉和黄地绿彩制品外,还出现了黄釉地施加粉彩的图案。同时,官窑典型器造型也更加丰富。
乾隆时期黄釉器物明显少于康、雍两朝,色泽淡雅且釉层较薄,施釉均匀没有色差。因此时期黄釉中掺有玻璃白,所以釉面混而不透。传世品多为日常生活用具。此时黄釉瓷在单色黄釉创新上并无发展,多作为黄釉彩瓷的底色。
光绪时期黄釉瓷在烧造质量和品种上达到了又一高峰。到了清晚期,黄釉瓷数量与器型仍旧不少。因朝廷规定并不太严,民间也开始生产少量黄釉瓷,但多为米黄釉。底部款识除六字楷款外,还出现了民窑人名款等。
在明清历史上,御窑黄釉瓷一直是皇权传统中尊贵的代表,同样的,它特的艺术与历史价值也得到许多人青睐。直至现在,黄色与红色一样都代表着中国的主色调。作为宫廷御用瓷器中的一种,其功能已不仅仅是供日用或观赏,它还可以反映帝王的审美喜好,甚至是当时宗教、礼仪、制度等文化内涵的另一种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