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雍正官窑瓷器有什么特点
器就是民族文化的,它创烧于元代,鼎盛于明代,清代后也有所发展。它以氧化铜在瓷胚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经过1300℃高温中一次烧成。
明代釉里红极为盛行,其特点为浅红略带灰色,器物釉面有的有裂纹。装饰以线描为主,纹饰有缠枝莲、缠枝牡丹等,与元代的人物故事、动物、鱼藻相比就显得简单了。器型主要有盘、碗、罐等。
成化时期的款识也极富个性,“天字罐”是罐底书“天”而得名。据传是根据《千字文》的开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所以我们常说天字号,就是这么来的。而天字款只有皇帝才可以用,也就是明朝成化天字款的官窑。
“大明宣德年制”款和釉里红海水云龙纹梅瓶
瓶小口,卷唇,短颈,丰肩,肩腹以下微敛,浅圈足无釉。通体纹饰以釉里红绘成,腹部绘以云龙纹为主题纹饰,足部绘海水纹。釉里红呈深红色微泛紫。肩部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子楷书款。
釉里红瓷器,在明洪武、永乐时期多呈色偏灰(暗红),真正精细釉里红的制作应该始于宣德。此件釉里红梅瓶的造型继承永乐,红色鲜艳,可作为宣德时期的代表作。宣德时期釉里红瓷器传世品极少,而且多以三鱼、三果小件高足碗为多,大件梅瓶实属。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宣德遗址发掘出土者亦少。此件梅瓶器大而完整,无论造型、纹饰与胎釉特征上看,均为宣德时期历史与艺术价值的。与景德镇明御窑厂珠山遗址出土的一件永乐釉里红海水云龙纹梅瓶,在造型、纹饰等上均完全相同。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继承关系。
大明宣德年制”款青花釉里红云龙纹梅瓶
梅瓶的造型与纹饰与上述釉里红瓶基本相同,唯瓶口微外撇。圈足满釉,中心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双圈款。龙纹为釉里红,海水云纹为青花绘制。宣德釉里红与青花瓷器相比,其数量比例悬殊,青花釉里红瓷器其数量就更少。此件青花颜色艳丽,未有铁色斑点,不甚晕散,线条稳定,但有深浅之区别而具立体效果。可见为国产青料绘制,与进口的苏尼勃青料明显不同。
青花与釉里红由于着色原料的不同,来自釉下钴与釉下铜两种原料,需要在不同的气氛中烧成。因此,在同—种火焰与同样气氛中烧成,显然两者都能得到鲜明艳丽,是极不容易的。此种方法虽然起始于元代,但效果不佳。 真正烧制成功,应当是宣德时期,尽管控制烧窑气氛已有了较为成功的经验,但成功的作品还是很少的。这件宣德青花釉里红梅瓶双色齐备,实属难得,表现出宣德制瓷技术的高超技艺。正因为如此,才有釉上红替代釉里红的青花加彩的新技术的出现。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发掘中,出上了一件永乐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梅瓶。两者相比在造型上,除瓶口稍低外,在纹饰等方面均基本相同,不难发现它们的渊源关系。
起拍价HKD 98,000,000
成交价
RMB 272,412,000HKD 322,000,000USD 41,216,000EUR 32,200,000
造型挺拔特,釉里红纹饰上下共分七层,画工精细,发色,釉色温润,圆腹,撇足,盘口,颈部以双象为辅耳,整器时代特征,是洪武釉里红中的珍品。有的收藏价值。
旷世绝品—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