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免费鉴定海兽葡萄镜收购商电话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螺钿
用螺蚌贝壳薄片造成所需要的图案,用漆贴在器物上的工艺。一般器物的螺钿工艺约始于商代,但唯铜镜的螺钿工艺盛于

铜镜常常出现在纪年墓葬之中而与其他遗物共存,由于造型、纹样风格有很大的一致性,时代变化也比较清楚,往往作为断代的重要参考。 综观我国古代铜镜发展的历史,从其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艺术风格和成就来看,战国、两汉及唐代是铜镜重要的发展时期。

金代铜镜纹饰,以仿造汉、唐、宋三代铜镜的图案为多,也有一些新图样,其中以双鱼镜、人物故事镜较多,特别是双鱼镜、童子攀枝镜为流行。



我国铜镜在唐之前以圆形为主,极少有方形,到宋代除继承过去的圆形、方形、葵花形、菱花形外,亚字形铜镜显著增多。此外,还有带柄镜、长方形、鸡心形、盾形、鼎形等多种样式,并出现了很多花草、鸟兽、山水、小桥、楼台和人物故事等装饰题材的铜镜。这些题材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外,还有一些神仙、人物故事和八卦镜等。在这些图纹镜类中,铸有商标字号的铜镜居多。



这一时期的铜镜因受连年的影响而种类不多,主要是沿袭汉镜的样式,创新很少。这一时期神兽镜流行广,从整个铜镜的发展历史来看,这个时期处于停滞时期。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出现素面镜和花叶镜、四山镜、多钮镜等。一般都薄而圆,上有桥形钮。战国中期,铜镜的种类繁多,出现的镜类有菱纹镜、禽兽纹镜、连弧纹镜、彩绘镜、金银错纹镜。战国晚期至秦末出现了四叶蟠螭镜、蟠螭菱镜,还有三层花纹的云雷纹地蟠螭连弧纹镜、五山镜、六山镜等,花样繁多、品种丰富,为后来铜镜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据考古资料记载,远在殷商时期就有铜镜,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已成为当时常用的生活用品,以后各代均有铸造。直到玻璃镜出现以后,它才随着玻璃镜的普及而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宋代受祟古风尚的影响,铸出的仿古鼎形、仿古钟形铜镜,更具时代风格。近日,杭州尊慧征集到一款古老的青铜葵花镜,此镜直径为16cm,圆钮,六瓣葵花形,因年代久远,此青铜葵花镜上布满铜绿及被氧化的痕迹,但这也此镜之年代古远却为青铜所制。据悉,古代青铜镜除了起照容整装的作用,还被用来装饰、馈赠、祈求吉福以至传达情谊。

从纹饰上来看,多选用来自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题材,如牡丹、菊花、桃花、缠枝花、双鱼纹、鸟兽纹、双龙纹、双凤纹、山水人物、亭台楼阁、神仙故事等,都是常见的图案。如清宫旧藏器“莲花飞蝶镜”,环绕镜钮饰一周圆点纹,缀以三朵莲花,间饰三只蝴蝶,图案化。此类铜镜洛阳附近出土较多。再如“龟鹤仙人镜”,元宝形钮,钮侧有长须仙人端坐,饰背光。钮另一侧是童子献寿图案。钮上有飞鹤,钮下饰龟和花草。纹饰间空白较大,铸造也粗糙。此类镜与出土器比较,1974年浙江衢州市龙游公社出土一面菱花镜与之纹饰相同(《浙江出土铜镜》147);《岩窟藏镜》四·29与此镜图案相同,但纹饰左右相反,据称系“宋金时期山东东南路修公路时出土”;另《四川省出土铜镜》也载有两面,一为重庆出土,一为绵阳出土。

北京聚宝荟艺术品鉴定中心为你提供的“铜镜免费鉴定海兽葡萄镜收购商电话”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推荐信息

铜器>铜镜>铜镜免费鉴定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