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北洋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袁大头”的铸造时间是民国三年,而且该币被定为民国国币,因此,它在我国的钱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归民国所有,原先的各个官局所铸造发行的壹元袁大头试铸币,由民国兑换并改铸,在一定的时期内,承认它们的价值等同于国币壹元的价值。
今日,得晟有幸征集到一枚袁大头试铸币,特来分享。
此枚钱币为民国三年袁大头试铸币,直径为3.8cm,正面为袁世凯半身侧面戎装像,顶部铸有“民国三年”六字,钱文清晰,字体端庄工整,笔画刚劲有力。钱币背面图案为两条嘉禾左右交互,下系结带,嘉禾纹清晰细腻,粗细分明,层次感强;中央铸有币值“壹圆”字样,外环为直齿边。
关于袁大头三年试铸币,简单一句话,试铸币的制作版式,是和流通币在规格上是一样的,只是试铸币是一个标本,流通币是根据标本制作出来的钱币,总体保持一致,试铸币存世量极少,流传到民间的更少。由于其停止流通的时间比较久,加上解放初期时的大量兑换,造成存世量并不多,而在收藏流通中损失的也比较多,从而决定了它上升空间的庞大。另外,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这些钱币价值直线上升,并随时间推移,增值潜力越来越大。
袁大头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更有保值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