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房工具,今日艺术珍品,每方砚都反映出各个时期手工艺品的制作水平,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向咏文房四事,谓笔墨纸砚,其中砚,因而宋代米芾李之砚等存谱以藏,也是艺林佳话。乾隆皇帝喜欢砚,他在《砚谱序》中写:“内府砚颇伙,或传自胜朝或弆自国初,如晋玉兰堂砚、璧水暖砚,久陈之乾清宫东西暖阁。”
砚台是文人几案之物,又流传有谱系,更是受皇帝重视,乾隆帝也念及“物繁地博,散置多年,不有以荟综稡记,或致遗佚失传,为可惜也。”故而“命内廷翰臣,甄覆品次,图而谱之,凡旧藏者若干枚,散置者若干枚,新获者若干枚,其弃置库中为之剪拂刮磨、郁为奇品者又若干枚。谱既成,欲命于敏中拟四六引言以行之。既思题句铭辞皆自作,且六日而成四十首……”不仅收藏砚,还亲手题诗。
砚与笔、墨、纸,合称文房四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书写、绘画用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雏形,历经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时期的发展演变,不断推陈出新,直至清代更为成熟发展,并形成各自特的时代风格。
在制作机构上,清宫用砚一般是由内务府造办处承办制作,还有少量来自地方官员年例进贡,或由地方织造按内廷发样承做。内廷造办处作坊林立,其中砚作、金玉作、铜镀作、珐琅作等,均有御用砚活计的制作,所制砚台品种有松花石砚、端石砚、歙石砚、仿古澄泥砚、玉石砚、铜匣暖砚等,成为御笔临池、政务、书斋陈设用砚等。清代内廷造办处“砚作”还制作大量仿古砚,其形式、种类多样。其中尤以乾隆时期成套制作的各式仿古砚具特点,这些砚不仅造型摹古,而且命名也仿古,仿制皆有所本,如仿自明人高濂《砚谱》或宋人苏轼《砚谱》中的画样。仿古砚材质有歙石、端石、澄泥等,砚和砚盒上镌刻有乾隆帝御制诗,或者御题砚铭,以及“乾隆年制”或“大清乾隆仿古”款等,堪称乾隆时期特有的御用砚形式。
在砚的制作工艺上,清代宫廷御用砚不仅精于造型设计,而且还注重装饰工艺和题材,在造型、纹饰、雕刻等方面多有创新。一般是由内廷如意馆画师画样,或遵照皇帝的旨意照砚样成作。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均参与过砚的设计,而且各有所长。如雍正皇帝曾参与暖砚的设计,并对暖砚进行两方面创新:一是命作铜炉式暖砚,并称“砚即可热,炉也可烧香”;二是新创用水屉温砚的形式。此两种形式的暖砚均有实物传世,在此次展览中也有展示。
乾隆皇帝不仅参与砚的设计,还喜欢鉴古收藏,并称“盖古之物朴于今,今之物华于古”。其藏砚甚多,并有入古或次等之分,其中大部分镌刻有御题砚铭,或制作年款。乾隆皇帝御制各种砚诗作品多达三百首,或引经据典或详加考证,并命造办处将诗文镌刻于砚上,其中240件著录于《钦定西清砚谱》。如今此书所著录砚仍有大量传世,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等。
公司征集范围:
[1]、瓷器:民国之前的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明清玉及高古玉“润、透、白”为佳;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4]、杂项:各类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铜器等;
[5]、油画:当代艺术,各国油画;
[6]、修复类:(古董瓷器,名人字画,金银铜器,珍贵稀有木种摆件及把玩物件)业内古董古玩修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