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龙洋”共有五种规格,即五钱(1.25克)、十钱(2.7克)、二十钱(5.39克)、五十钱(有10.13克 与13.48克两种样式)和一圆(26.96克)。日本“龙洋”设计别致,铸工较为,含银量为90%。日本“龙洋”发行的年代不同,又可分为很多版式,仅以一圆“龙洋”为例,从 明治3年(1871)起至明治45年(1913),就有几十种之多。一般来说,日本明治的早年“龙洋”,因存世量因而价格昂贵。价格高的 银币“明治8年一圆”龙洋”,参考价约为3万元~6万元,价格低的“明治27年一圆龙洋”,市场价仅130元~250元左右。日本“龙洋”中的小面值币价格一般都较低,大部分“五钱”和“十钱”小银币只卖20~50元左右一枚,具有存世数量少,市场价格低的特点,因此,集币爱好者可趁低买进一些日本“五钱”、“十钱”小银币。
江南省造的银元一共从纪年上可以区分出来发行来9种,其中一枚属于老江南,其余八枚属于有纪年银元。目前江南省造的银元的收藏价值是非常之大的,就拿其中的老江南来说,随便一枚目前的市场价值也在100000左右,已经成为了收藏龙洋爱好者的必争之物,这个目前的收藏价值也是很大的。
要说它的八个有纪年的龙洋,其实也是很好记忆的,因为它是根据我们天干地支纪年法。发行的就是江南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这八个品种。其中,江南戊戌和己亥的币面还是沿用老江南的龙面,其它年份的已经成为新龙的样式,所以价值上这两个纪年也是很高的。
清代铸银元始于乾隆,当时曾铸带有班禅头像的纪念性银币。道光年间铸造了一些银币,主要是用来赏赐的。机器铸币始于光绪八年(1882),由吉林机器局铸造,但规模极小。光绪十三年(1887),两广总督张之洞看到大量外国银币流入中国,充斥市场,扰乱经济,遂奏请朝廷奏请自铸银元,并于1888年,在广东银元局试铸银币成功,也正式开启了中国机制银币的历史。
目前银元收藏确实非常热门,近几年价格也越来越高,参与了人也越来越多,有的不光是纯粹的兴趣爱好,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投资品种来参与的,毕竟在几千年的货币发展过程中,银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银元的出现在当时流通时就因为铸造精美而广受喜爱,清末的龙洋、民国的袁大头、孙小头、船洋。、大汉银元等等!在当时为中国的货币抵御的冲击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中国的银元品种繁多,各地各个时期都有铸造,如果一个款式来一枚,我估计加一起会超过10000枚,这正是玩银元的乐趣所在,玩银元也只是兴趣爱好,谈不上,下面粗略概括一下中国银元的系列。民国系列、江南龙系列、川龙系列、广东龙系列、湖北龙系列、川藏系列、吉林龙系列、东三省系列(以辅币为主)、总厂系列、云南龙系列、北洋龙系列、安徽龙系列、浙江龙系列(主要以辅币为主)、新疆系列;每个大系列里又分无数个小系列,小系列里又分无数种版别。
货币是一个国家历史中组成的重要部分,就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在钱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着近代中国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明治银元品相较好,文精美,字口深,非常适合收藏。
银元材质珍贵,艺术价值高,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制作精美,图案考究,文字清秀,内容丰富,银光灿烂,其貌可人,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随着 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在钱币市场中异常火爆,银元今后可能成为收藏投资领域中的一匹“黑马”。
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的不断升温,银元也日渐走俏,且价格一路上扬。尤其是珍品银元,在藏品交易市场上表现异常活跃。银元是大众收藏品,收藏者有一定数量,前期国内各区域都有实力型买家介入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市场供货量,导致其价格快速走高。同时,它的价值也在同步上升。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它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