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方法辨别伪钱的伪锈、伪色。
在古钱币鉴定中,分辨铜锈、铜色的真假是相当重要的方法,因为有些伪币单从文字形制很难断定真伪,而鉴定锈色方法简便。
熟悉伪钱的基本特征。鉴别伪钱既要了解每个时代真钱的基本时代特征和个别特征,也要了解伪钱的基本特征。改刻的伪币币面不平,拼合的伪币正反面币色不一,凿去的文字四周总有痕迹可寻,用翻砂法制造的钱币比真钱略为小和薄等等小了解伪币的基本精况和伪造法,细心观察,就能发现伪币作伪之处。
掌握与古钱鉴定有关的知识,应了解有关货币理论、广博的历史知识、古钱的铸造常识和“栽谱卧录”古文字学以及历代典章制度知识。对鉴定古钱都是十分必要的(以上摘自有关文章)。第五,了解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的铸币,以上几国都曾经流通过我国铸币,也仿铸过不少中国的钱币,大家要掌握他们钱币特点,避免同中国钱币混淆。
唐开元通宝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为欧阳询所书,字含八分及隶体结体精严,凝重端庄,这种风格一直贯穿整个唐代。五代十国时,汉元、永平、通正、天汉、光天、乾德、咸康、开元(王审知铸)永隆等或为开元改范所铸或粗犷、拙朴,其它如周元等多继承了唐代的书风(因五代十国钱币十分复杂,多数是非一般收藏者所能见到者,研究有限,见的也不多,不能详谈,望见谅)。到了宋代以,每一皇帝每改元一次均铸一次年号钱,钱文丰富多彩,变化万千,或雅或俗、或拙或巧,笔法严谨,结体精良。个人认为从整体水平来说,是我国钱文书法发展的顶峰。民国太货六铢”大型花钱宋以后,钱文书法整体水平开始下降,到金代出现了一次复兴,以泰和阜昌为代表。元代的至正钱中有部分钱文楷书雍容大度,但整体水平不高,呈下降趋势,明清钱文除咸丰钱外,鲜有佳作。咸丰钱是我国古代铸币中钱文书法后一次复兴,各局的钱文异彩分呈,或如大家闺秀或如小家碧玉,仔细品来,回味悠长。
伪钱的制造者决不能等待埋入土中数十年或数再取出来售卖,至多埋入土中二、三年,不会成为硬绿,土化绿也是不能入骨,仅在钱的表面有一层类似土化绿的绿锈而已,一经洗刷,容易脱落,所以能够辨别。红锈也是如此,真的红锈是活色,不容易脱落,伪的红锈是滞色,容易脱落。战国·楚 “哭”、“各六朱”、“君”等蚁鼻钱一组八枚(注:现在做伪者已与前辈不同,硬绿已经伪造出,许多伪锈已经很过关了,所以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普通的伪品,高仿品根本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