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圆足布币2019年市场价值如何, 哪里可以快速出手?
有关三孔币早的记载,见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初尚龄著《吉金所见录》。此枚“下邲阳”背“十七两”三孔布首度著录,出现于张廷济《古泉拓本》,张氏手批“形质古朴,其字亦古雅可宝”。由于三孔币的形制和圆首圆肩圆足布相似,但在首部及两足穿孔,故习称为三孔布,其铸造国别有赵国、秦国、中山国三说,铸行年代也有公元前4世纪、3世纪的争议,分歧较大。自清中期始入谱录后,无论残、全均被视为珍品,但藏品大多流散海外。目前所知收藏三孔布富者为日本银行,国内除少数公立博物馆外,私人收藏。据悉,此次在天都上拍的三孔布文字清晰、边廓整齐、品相,通体老坑传世古色,为先秦货币中珍品。此币由清嘉道间金石学家张廷济、近代收藏家张叔驯递藏,拓本见载于几乎所有古钱币重要著作,极为。一般来说,三孔布币面纪地名,据学者研究,“下邲阳”在今河北省宁晋县东北;币背纪重量“两”或“朱”,间纪数字,分为两种币值,大者一两,小者十二朱(半两),而目前发现以小型居多,大型三孔布存世较少。提起“三孔布”,泉界如雷贯耳,是公认的古泉五十名珍之一。2016年5月11日在新加坡劳伦斯春拍古钱专场中,存世——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经过近40次激烈竞价,终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钱拍卖新纪录。坊间有一种说法,没有收藏“三孔布”的人,不能称为钱币收藏大家,每种“三孔布”都有一部传奇。三孔圆足布币为何有如高的价值和吸引力?三孔圆足布币俗称“三孔布”,战国后期流通于赵国地区的货币,由圆首圆肩圆足布发展演化而来,首部与两足各有一圆形穿孔,因此名为“三孔布”。目前“三孔布”已发现的面文共37种,多为地名,已确认的有20余种,其中除了“牟”字外,其余版别存世数量均少于10枚,甚至有些版别为存世,因此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
三孔圆足布币2019年市场价值如何, 哪里可以快速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