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主报价:4万、5万
宋宝财点评:定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它烧造的白瓷可以说在北宋时期达到了高峰。但定窑白瓷一般有几个特点,典型的就是它的釉色往往是泛黄,而且到北宋中期以后它是芒口来烧造;其次它上边的一些竹丝刷痕,包括泪痕等特点是非常鲜明的。这件藏品做成了仿金银器的那种花口,而且釉色比定窑更白一些。它的圈足底部有很明显的粘砂现象,再加上它的圈足修胎也有一些过宽,所以我把它定位辽代的白瓷。
辽代的白釉瓷器分两种,一种是施化妆土的,另一种是不施化妆土的。不施的胎是透明的,而这个小盘的胎体就比较透明。它的器形做成了花口,应该是仿了当时金银器的造型。这种造型在北宋时期的影青,还有一些耀州窑里面也是同样存在的。辽代白瓷与定窑在制作工艺和釉色上是有一些区别的,说它的釉。辽白瓷的釉在一般情况下白度更高一些,而定窑的釉往往是偏黄色的。而且辽白瓷的釉层相对比较厚实一些,而定窑的釉比较透明、稀薄一些;第二从它的底足来看,辽白瓷的底足相对比较宽,粘砂现象比较明显,而定窑底足修得比较细且规整,基本上没有粘砂现象。在北宋早期的时候还偶尔出现,到了中期以后都是用覆烧的方法了,所以就基本不存在粘沙现象了。
这件藏品从器形上看和宋代介休窑有一些类似,但还是有一些区别。表现在釉色上,介休窑的产品往往更白一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惨白。而且它的釉面上局部或者整体会有一些开片,这是因为它烧造的温度较低造成的。而介休窑底部露胎的地方相对比较疏松,不如辽白瓷烧造的致密和坚硬;其次从烧造技术上看,介休窑像这类的小件器物,采用的是支钉叠烧法,往往在盘子或者是盘内会留下支钉所烧的那种痕迹,而不会像辽白瓷这样,留下这么多明显的粘砂痕迹。
此件藏品我的云鉴结论是一件辽代·白釉花口盘的真品。
【清中晚期·和田玉渔家乐摆件】
估价:12万
店主报价:8万、14万
王敬之点评:这件玉雕刻的是一条船,船边一个小竹筏,船上有一个成年人和三个小孩,船上还卧有一条小狗。整体雕刻得非常好,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这件玉上面有很多这个俏色,实际上也叫糖色。我们今天讲糖玉,就是指玉里面加入了其它的元素,让玉出现了这种糖色。这个糖色利用得好,叫作画龙点睛。和田玉比较致密,我们经常讲的一句话叫精光内发,就是它这个油,这种珍贵程度一看就知道了。不像其他玉显得很松,一看就觉得结构不够致密。
我们在看一件玉器的真伪的时候,看它的题材,看它的时代审美;第二看它的加工痕迹,古代的加工痕迹和现代是不一样的。古代因为转速慢,所以它出现的痕迹是那种慢转速的痕迹,而现代高速工具会出现这种高速工具的痕迹。古代加工玉是一边加工一边打磨,它实际上是一次性成型的,而现代一般用高速工具雕刻了以后再进行二次打磨。这件玉的加工痕迹里面都有包浆,这就是一个时代形成的,而不是说今天通过一两个工作日把它抛出来的。
此件藏品我的云鉴结论是一件清中晚期·和田玉渔家乐摆件的真品。
观察席意见:清代晚期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状态,玉文化随之也出现了停滞。这个时期和田玉的开采越来越少,甚至到了1821年的时候完全停止了玉料的开采。清宫廷造办处到后期也关闭了对玉器的雕琢,可想而知当时玉雕的整体状态是日渐凋落的。这件《渔家乐》是清中期和晚期的一个作品,《渔家乐》是一种当时的生活状态,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通过这件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华山论鉴》如约呈现
每周日晚间21:10陕西卫视
每周一午间12:00陕西卫视重播
每周一网络版视频更新
【潘天寿·花鸟图立轴】
店主报价:50万、58万
这件作品署名是阿寿戏作,说明是潘天寿的早期作品。在书画鉴定中,不论是作家的早期、中期或晚期作品,实际上都要一脉相承的。这件潘天寿早期的作品,它是用偏淡的墨画的。比如这两只八哥鸟,墨水分渗化的很厉害,那个鸟形的结构是很难把握的。如果让造假者一画,嘴巴、头、背部、尾巴、脚肯定涨开了,涨(开)了以后这个结构就不像话,可能就真的变成小鸡了。那么是作者本人画的,它虽然涨化了,但一笔仍是一个结构。嘴是嘴,眼睛是眼睛等等,这些地方位置都在。再看右边这个牵牛花,花的藤蔓这个穿插是很有讲究的。让人感觉很舒服,这个空间分隔也很到位。因为这个藤、线条加上这个花朵叶子,实际上是线条跟块面的关系。这个组合得好的时候肯定是真,组合得不好跑位了,变得满纸墨珠就不真。经我鉴定,这是一幅潘天寿·花鸟图立轴的真品。
【明代·铜制供器香瓶】
估价:15万
店主报价:10万、12万
点评:这件藏品的特之处在于瓶身上盘绕的两条螭虎龙,之所以称之为螭虎龙,是因为这种像龙又像兽的神兽在战国到汉代是非常流行的装饰,在玉器、青铜器上以固定的形式出现,而这件藏品的螭虎龙装饰是活动且可以取下的。这对瓶在当时是五供器之中的一对香瓶,在明代的铜器制作中较为典型,数量较多。明代的祭祀器很多都是仿造青铜器的造型,其中又有强烈的时代审美工艺特征,是
明代五供器中的铜制香瓶真品。
《华山论鉴》每周日晚21:20 播出。敬请锁定陕西卫视。
网络次日更新。期待您的关注和参与。
【清中晚期·庭院婴戏图苏绣绣片】
店主报价:2.5万、5万
这一片刺绣表现的是庭院婴戏图。一棵古老的松树下有三个孩童在嬉戏,一个小孩手捧一个宝瓶,瓶子上有两只蝙蝠,瓶子外面还飞了三只,这个就有五福捧寿的寓意;另外一个小孩拉了一个小童车,车上有石榴等瓜果,寓意瓜瓞绵绵、子孙兴旺;小车边上站了另外的一个小孩,他腰里垂着两个寿桃,这个就是多子、多福、多寿。这些民俗的庭院婴戏的东西在清代的一些绘画当中有很多,我们经常在清代乾隆年间的瓷器上看到这样的题材。整个绣片显得比较古拙,但整体意思表现的很到位,符合民间绣品的艺术表现手法。经我鉴定,这是一件清中晚期·庭院婴戏图苏绣绣片的真品。
大家对这个绣品
加上
没有对它形成
藏认识。后来
由于各拍卖公司和拍卖会
陆续、
出
使得它在价值上
收藏的热度
不光是各地建立了
同时跟刺绣
收藏艺术书籍
也在陆续地出版,使我们
收藏和学习
有了很好的途径和渠道。接下来我们
涌
刺绣绣品这个收藏门
用他们时尚的视角
和新的理念来进行评估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