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金币的市场价值为何如此之高?
金,作为中国的贵重金属,充当货币的职能由来已久。中国早的金币,要推战国时期楚国的印子金,即是有铭文的扁平金版,印有数个至数十个方形阴文“郢爰”印记,含金在90%以上,甚至达99%;另外的“郢爰”肖仿前者,只不过铸于陈地,也是楚国金币。除版状金币外,历代还有各式各样的金锭、金铤等金货币。由于金的物理属性及社会价值衡定性,金成为货币的理想承担者。
然而,由于朝廷对近代货币学的认识非常有限,币制争议没有结论,使清在“圆两之争”与“金本位”、“银本位”的各种主张间举棋不定。随着银价逐渐回升,光绪三十一年时已等于庚子赔款的基准,随后继续攀升,中国在庚子赔款的偿付上还有所“镑盈”,清改革的动力大不如前,加上之前朝中重臣张之洞等的反对,清自然就失去了推行金本位的兴趣。
以往由于开采量低,黄金从未在中国圜法上扮演重要角色。十九世纪中叶后,全球各主要国家竞相采用金本位制,导致金贵银贬,使银两本位的中国在国际汇兑上亏损,逐渐兴起改革币制之声,但清政 府并不积极。至甲午战败和庚子之变后,因赔款以黄金为计算标准,金银兑价不利造成偿还时所谓的“镑亏”倍增,朝野急谋对策,于是有彷效欧美从速实施金本位之议。这两款金币呈请制作的公文档案虽未见披露,然后李伯琦1934年发表于《学风》第4卷第6期上的《中国金币考》内的一段记述颇具参考价值:“大清金币,光绪丙午、丁未年,北洋厂铸,乃日本雕模,较一般银圆略大,用赤金,重库平一两,背蟠龙纹,面中‘大清金币’四字,左右‘丙午’或‘丁未’二字,下‘壹两’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