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鉴别不同的古董
要看材料。“材料有很多种,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料,和田玉就有很多种。判断的时候就要看什么时期什么地方用什么料,比如,红山文化不可能用和田料,和田料三四千年历史,原始社会基本看不到和田料。商朝以后到清朝,大部分正经玉器都是和田料做,不是和田料做就先打大问号。中国玉产地多,四川、新疆、甘肃、广东都有很多材料做玉器,肉眼慢慢多看就知道了”。
一块料从几方面来看,一是硬度,二是颜色,三是比重等。“青海料与和田料用仪器测区别不出来,你看这件观音,表面看是和田料,仿古很好,但是它有水线,材料露马脚了。”周老用手电仔细照着一尊仿宋代观音佛像的肩部说。
第二看颜色。“一般三四以上玉器都有沁色。沁色浓淡深浅不同,颜色有白黑红黄很复杂。有的玉因为被埋在地里几千年,颜色的变化就会很丰富,时间地点不同沁色就不同,我看得多了,看颜色也知道哪个地方。” 周老指着架上一件龙型盒,“它泛白,山东一带,靠海,土里面有水碱的味道”。他又指着桌上另一件玉璧说,它的沁色就是人工碱水煮出的,颜色生硬。
第三看工艺。“古代用陀子加工玉器,线条一段段磨出来,肉眼看线条好像直的,放大镜下,粗细深浅其实不一样。石器时代没有金属工具,只能用硬木、骨头等带动解玉砂,钻的过程中工具越磨越细,打出的全是喇叭孔,后来青铜时期、金属时期的又完全不一样,而现在机器打磨出来的就完全不一样”。 周老拿出自己喜欢的一件藏品红山玉猪龙,颜色漂亮,上面有明显的进口大出口小的喇叭孔。“汉朝以后有金属工具了,都是喇叭孔反而就不对了,仿过头了”。
第四看纹饰。每个朝代有不同的纹饰,宗教信仰、服饰都不同,“得多看多记,比如商朝流行‘臣字眼’,汉朝以‘水滴眼’为主”。
第五看造型。“不同时期的杯子不一样,器物造型不一样,人的肤色、发型服饰也不一样。比如,商朝奴隶是站的,都是跪着的,和现在正好相反。马,各朝姿态不同,马鞍子在魏晋南北朝以后才有。西周的马,上面有鞍子那就一定有问题。”
第六还要综合分析,特别是结合文献记载。“龟,元朝很多,元以后几乎看不到了,因为送人玉龟等于骂人乌龟。玉兔到宋以后也不做了,因为送兔子表示短命”。 周老坦言,古玉辨识要综合很多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六个方面缺一不可”。
重庆瀚聚文化位于重庆江北区北辰名都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