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世界冶金铸造史上早的合金。红铜加入锡、铅,成为一种新的合金,这种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其表面出现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今人谓之"青铜",而古人则将这种合金称之为"金",文献中所讲"赐金"、"受金"多少,即指青铜。
作为古代礼治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王、侯所制造的鼎、簋也被视为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铸鼎于荆山下,各象九州物"是一匡诸侯、统治中原的夏王朝立国的标志。而"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则是表明每一次王朝的代兴,"九鼎"便随之易手。春秋时,楚庄公向周定王的使者"之大小、轻重",使得""一词成为觊觎国家权力或泛指试图取得支配性的经典说法。置立于王室或宗庙内青铜礼器的转移,实质上是权力与财富的再分配所带来的政权转移,"九鼎"作为中央政权的象征,谁占有了"九鼎",谁就握有全国高的政治权力。同时,各级在使用礼器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等级的高低。所谓"钟鸣鼎食",即是表示了家族人丁兴旺、仆役众多的庞大场面,成为显示自己身份之的标志。正如学者张光直先生所言:"青铜便是政治和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