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45亿岁的火流星陨石亮相浙江自然博物馆,这颗火流星陨石于6月初降落在云南省勐海县勐遮镇附近,可谓是很新鲜。
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遮镇曼伦村,一个几乎从无外人造访的边境傣族小村,却得到了“星星的临幸”,因为陨石的坠落,一时名声大噪——人们叫它“陨石村”。
那几日的疯狂
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钻进甘蔗地和茶叶地里捡陨石;村道上有外地人拿着一摞现金,抢着买。村长岩光家的牛棚被陨石砸穿,水泥地上还有坑,这石、这棚、这地都有人出。岩光不卖,便有各路人马进他的牛棚拉起横幅直播、拍照,上书“云南目击陨石坠落地”。他们找岩光谈合作,希望在这牛棚办陨石展,并掏出各色石头托岩光卖。岩光一一回绝。
“头两天基本按每克50元到100元的价格收。”广东陨石爱好者梁飞告诉记者,他6月4日赶到时,收购价已暴涨到每克几百元至上千元。现场交易多用现金,一摞摞百元大钞摆在桌上。据岩光的估计,光是曼伦村的山间地头,至少有3000多人,连平时喊他们下地干活都不肯动的懒汉们,也出动了。当时甘蔗刚刚出苗,高度不过成年人的膝盖,田间满是低头寻石人。有村民喊:“又找到一个,谢谢老天爷!”
岩光说,邻村村民捡到的一块,卖了30万元,连地里被陨石砸出的坑都被完整挖出,一块土卖了1万元;本村村民屋顶被陨石砸穿,飞来横祸成了横财,石头卖了12万元,买家连瓦都不放过,为一片碎瓦出价1300元。
疯狂中带着荒诞
6月1日晚陨石坠落,可至今仍有外来人在坚守。岩光在村里遇见一位外乡人,已在镇上宾馆住了2个多月,买了摩托车,日日进村上山。岩光忍不住打招呼:“还在找?投入很大哟。”对方自信地回:“等我找到陨石的主体,至少炒到1千万元。”“圈内”确有传言:按测算的飞行轨迹,陨石主体在深山某处……
有外来人提议,要将曼伦村包装为陨石旅游基地。岩光觉得太不实际了,他也看得懂:这群人连来村里品尝农产品的兴趣都没有,只想着借机推销自己手上来路不明的石头。梁飞告诉记者,某些打着“国际”或“协会”名头的所谓“陨石”,口才好,声音大,目的不过是哄抬价格。河北人王子尧觉得陨石价格并没那么容易被哄抬。此次在勐海县出手大方收购陨石,他认为意义不同:天降陨石的6月1日,正是他儿子生日。王子尧认为,陨石价格受到很多因素影响。要看类型,检测和命名相当于陨石的身份证,也大致决定了“市场价”,比如此次陨石是“普通石陨石”,价格不高;其次要看是否目击,“目击”与“发现”决定了陨石的新鲜度与可靠度,另外陨石掉落时间越久,受风化越严重,价格会大打折扣。此外,陨石价格也取决于“故事”,比如美国曾有一颗“有故事”的陨石,坠落时砸中一位女士臀部,现在市场价达几千元一克;同理,在勐海县到村民房顶的陨石,也许价更高。
实际上,早在7月9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派去勐遮镇的组调查检测,勐海陨石是来自天外流星体的普通石陨石,具有一定科学研究价值,仅作为一般陨石保存。
没卖自家牛棚里的陨石,岩光并不后悔。作为村主任,他想着村里总要留几块,证明“陨石曾经来过”,并能借此“陨石村”之名,帮农家乐与合作社打响品牌。他还计划从网上买星空图案的贴纸,装饰牛棚,摆上陨石,做个大人们喝茶、小朋友们科普的场所。从村里卖出的陨石,一部分已在多个展览亮相,6月有新疆的全国第四届陨石科普展,7月有昆明石博会暨第五届中国陨石科普展,还有在青海德令哈举办的“星空大会”。
也许,让更多人知道这陨石村来客的故事,等荒诞感与猎奇心褪去,才能让这疯狂的石头回归它该有的天文学价值——从天上坠落的是陨石,永远不会掉馅饼。
哭笑不得,曾几何时,陨石不值钱,甚至它不应该与钱挂钩。
一位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地质大学攻读岩石学博士的陨石爱好者,说起自己收藏的块陨石,是吉林一位村民从床底翻出来送他的,1976年当地下过一场“陨石雨”。村民送陨石,不过是看这位博士的手上拿着科考记录与地图。曾在北京天文馆工作数十年的某位工程师,也讲过类似经历:上世纪90年代,一盒纸烟便能从农户手上换陨石。
不知何时,陨石变了味。岩光记得,村里早的一批陨石客,是6月2日中午到的。其中有来自广东的陨石爱好者吕金成,他带着现金和仪器赶到,很快碰到了几十位和他一样闻风而动的人。随后几天内人数不断增加,至少有上百位来自新疆、北京、浙江、湖北、上海、云南、广西等地的商贩、爱好者、收藏家和学者。这个小众的圈子,人称“陨石猎人”。
岩光能做的是严禁人们进稻田,怕毁了庄稼。云南省国土资源部门来了干部,也“控制不了”。村民们竟个个明白其中的法律争议:天上的星星,又不是矿藏,为什么不能捡,为啥要上缴?
曼伦村不算贫困,无建档立卡户。一位懒汉听说陨石能卖钱,也去了地里,还真捡到一块,卖了1万多元。近,他用这钱买了摩托车、手机,把改嫁的母亲接回来治病,还买了农具下地干活。村里另一位懒汉,原本天天喝酒,去地里找陨石时摔了一跤,趴在地上看到一个小陨石坑,小石头卖了数千元。
岩光哭笑不得,他偶尔会怀念尚未成为“陨石村”的曼伦村。6月2日上午,村民们才刚刚意识到昨晚天空中“比烟火亮得多”的火球,是正与大气摩擦、燃烧与爆裂的陨石。淳朴的小村庄,夜里睡得早,那晚本就下着小雨,人们看光亮以为是打雷,屋顶异乎寻常的响声可能是“被雷劈了”。有村民在自家院内发现黑色大石块,以为是有人恶作剧丢进来的,弃在一边。甚至还有人在地里干活时,用锄头将陨石砸成了碎片,锄进土里。
真假陨石
其实,村民们不喜欢这些“搅局者”。
岩光告诉记者,也许是因为他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并在电视上露脸1分多钟,至少40多位“投资者”看中了他家被砸穿的牛棚下的“”。
数位圈内人告诉记者,在陨石圈,“埋雷”是常有的事——发生陨石坠落事件后,把旧陨石埋在坠落地附近,充当新陨石。
真陨石也就算了,如今假陨石不少。知情者透露,一些“陨石鉴定”的协会、公司会通过开证书、办展览等形式牟利,初入陨石收藏圈者极易受骗。“民间所谓的陨石鉴定未必有科学依据。”徐伟彪告诉记者。早在2011年,徐伟彪所在的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和行星科学实验室向社会公示了一份《关于陨石鉴定的通告》,明确指出:社会上送来“求鉴定”的所谓“陨石”样品,99%以上都是地球岩石样品。有人估算过,某陨石网站上2万多个“求鉴贴”,终被确定为陨石的寥寥可数。还有一位圈内人掌管着几个群,每天收到大量鉴定陨石的求助。“几乎全是假的。”他向记者感叹。
有人给勐遮镇的干部看过一块“私藏”陨石,演示石头上“有星星的亮光”。泡水治病与按摩磁疗之外,他还表演了陨石的“魔力”:紧握5分钟左右,手指竟会变长…… (你信吗?)
藏品征集范围:
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景德镇瓷器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冰种,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奇石化石陨石。
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红木,海南黄花梨为。
公司提供集拍卖、展销、巡展、在线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