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宣统皇帝在位期间,铸币师们分别通过纯熟的技法和精良的手艺,终将令人瞩目的大清货币铸造完成,并推行于市场。时至今天,经过几历史更迭的许多古钱币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流通和支付功能,但却因存世量而火热走俏于藏品市场。
银币背面中铸“壹圆”币值,下端是英文字样。外围是一曲须龙自上至右向左再向右环绕一圈,祥云相伴,雕刻栩栩如生,威风凛凛,尽显威严。该大清银币具有西洋风格的立体美感及流畅线条,刻模深峻,且由贵重金属或白银合金铸造,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大清银币价格成交记录: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GIORGI”签字版试铸样币 成交价格680万
大清银币福建七钱二分 成交价格518万
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库 平重一两 成交价格478万
大清银币湖北省(本省)七钱二分 成交价格 380万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长须龙)一圆 成交价格468万
大清银币签字版 成交价格368万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短须龙) 成交价格 208万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圆样币 成交价格172万
丁未(1907年)大清银币壹圆样币 成交价格168万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 五角 二枚换一圆 成交价格98万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
大清银币长须龙,直径39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齿边。该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银币”四字,珠圈外上下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左右两侧分列长枝菊花纹饰。背面“壹圆”二字坐中,外围是巨龙腾空,自上至左向右环绕一周,七根尾须向上,龙头置上,两根长须下垂,鼻梁突起,两眼炯炯有神,龙纹精细,火球在下,下方边缘是英文“壹圆”。 大清银币短须龙,直径40毫米,厚2.1毫米,重26.9克。该币正面珠圈内为“大清银币”四字,珠圈外缘上下分别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两边分列长枝菊花纹饰。背面中心为“壹圆”计值,外围蟠龙环绕,龙头居上,高鼻突眼,两根短须自然下垂,龙尾在右,下方为英文“壹圆”,直齿边。 大清银币大尾龙,直径40毫米,厚2.1毫米,重26.7克,直齿边。该币正面上下缘为满、汉文“宣统三年”字样,珠圈内汉字“大清银币”四字,两边分列长枝菊花纹饰。背面中间为汉字“壹圆”二字,下缘是英文“壹圆”,蟠龙沿边缘自左向右腾云而起,龙头居上,大尾十二须向上,龙珠在“圆”字下方,龙眼凹突,鼻梁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