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明清玉器尤其是清乾隆时期玉器深受藏者追捧,成交价大幅上扬。如2011年在北京保利秋拍古董珍玩夜场上,一件清乾隆六十年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以1.61亿元的天价成交,并一举刷新了御制玉玺和白玉拍卖世界纪录;另外一件圆明园流失文物“白玉御制文慎德堂宝交龙钮宝玺”,也拍出了9085万元的。
雕刻水平炉火纯青
清乾隆玉器之所以受到市场热捧是有历史根源的。在各种古玉中,乾隆玉器的质量很高。乾隆时期,清军在西域大举用兵,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使新疆和田玉料大量运进内地,促进了内地玉雕技术和工艺迅速发展,乾隆时期也成为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繁盛的时代。
乾隆宫廷用玉深受清宫廷绘画艺术的影响,雕工,一丝不苟,将各种传统工艺糅合变通,有的碾琢细致,如雕似画,有的在抛光上不惜工本,充分显示出和田玉温润晶莹的美感,玉雕制作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乾隆时期,民间负的碾玉中心是苏州专诸巷。苏州玉器秀媚,大多宫廷玉匠也都出自此地。扬州玉雕作坊发展也很快,作品风格豪放劲健,以大件玉器于世。乾隆玉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高的艺术造诣,它的特点是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之成就,集阴线、阳线、平凸、隐起、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工艺及历代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融会贯通。除白玉外,乾隆时期的翡翠作品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