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北京,崇祯皇帝于煤山吊死,明朝灭亡。但大顺政权将帅自李自成以下,志得意满,贪图享受,放松了对关外虎视眈眈的满清政权的警惕。清军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以摧枯拉朽之势长驱直入,关内万里江山。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满清从盛京(沈阳)迁都北京,顺治成为入关的位满清皇帝。
此枚钱币为顺治通宝(铜元),藏品虽经历了无穷岁月,但纹路依然清晰可见,上面的锈迹也见证了其历史的积淀,具有非常明显的历史过渡性特征,有着难以言喻的收藏价值。 铜币保存完好,钱文、轮廓 的清晰程度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投资价值,实属难得之品。此藏品有一定的年份,钱币的包浆自然厚重,手感自然浓厚,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强度更高。耐久性更胜一踌,纹理更美丽动人。这钱币在收藏市场是非常少见之品种,传世与发现量较为。加上其精美传世经典的来源有着很高的收藏市场价格。
顺治通宝出手
顺治通宝单枚竟然成交400万!小编教您如何捡漏顺治通宝拍卖
治钱的种类十分繁杂,在清代钱币中特色,它上承明代制钱风格,下启清代币制之先河,成为明亡清初这段国运变幻、民族剧烈碰撞的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货币文化的真实缩影。由于其不同一般的历史意义,以及其丰富的版别式样,后世好收藏者对顺治钱亲睐有加。顺治通宝背左延。该钱是今春下乡串货时偶遇手中,品较好,为传世品,铜色温润,包浆自然。钱体正面兼有入骨铁锈斑,为开门真品。
钱径2.5厘米,穿径0.8厘米,厚约0.1厘米。在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中定为五级。清钱中已算收藏级品种。查相关资料知:顺治背延钱为顺治三年六月开铸于陕西今榆林西北的一个钱局。当时称延绥镇钱局。据载该钱局从顺治三年六月开铸到顺治四年四月停。铸造约十个月,之后停铸。因此顺治延钱虽版式较多,但均存世少。笔者手中这枚左延应属大字版。值得一提是,这种左延在顺治所有钱中是左边汉字者,余则右或上或下。这种背延钱在顺治纪局名钱中属品种之一。
顺治通宝单枚竟然成交400万!小编教您如何捡漏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爱新觉罗·福临入关。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通宝”。
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便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行清钱。顺治年间对制钱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
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货币名称,唐高祖武德四年,唐高祖废除了隋朝的货币,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新纪元,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这种方孔钱被后世沿用了下来,一般用年号来进行命名。如今的人们越来越喜欢收藏,尤其是对古代的钱币更是喜爱,比如大清铜币的顺治通宝、康熙通宝和乾隆通宝等等。
顺治通宝单枚竟然成交400万!小编教您如何捡漏
这也促使了这些大清铜币的价格飞涨,毕竟都是物质。顺治通宝是顺治在位期间(公元1644到1661年)所铸造的铜币,钱币正面上有楷书文字“顺治通宝”四个字,其钱币背面钤有一满文与一汉文,标明其铸局。共有十二局:即“临、宁、原、宣、同、江、东、河、蓟、昌、浙、陕。其中钱币背面字为“延”、“宣”、“蓟”,存世甚少,极为。由于顺治在位时间较短,因此顺治通宝的发行量相对来说毕竟少,也正因如此才更加体现出了他的收藏价值。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还没见过顺治通宝
.顺治通宝共分五种版式,一式仿古钱,光背的径约2.4cm,二式汉字钱,仿唐会昌开元地局名,径约2.5--2.6cm,三式,一厘钱,示折银一厘,径2.6cm.四式,满文钱,背二满文,左为''宝'',右为''泉''或''源'',纟户、工部所制,径2.7cm.五式,满汉文钱,背左为汉文制局局名,右为各制局汉文局名,径达2.8cm.以上厚度均为1.0---1.2mm.
顺治通宝单枚竟然成交400万!小编教您如何捡漏
顺治通宝钱的品种已被熟知,其版别(900余种)比起浩瀚的宋钱版别来说,还属于未被开垦的“蓝海”区域。目前由于信息的不对等,稍有功力的泉友能够轻易捡漏,而许多初级玩家只能望洋兴叹,无从下手!
在此笔者将以连载的方式,陆续分享一些特点明显、容易区分而又极容易错过的稀有版式,力求帮助初学者迅速上手,从中体会捡漏的乐趣。
顺治通宝单枚竟然成交400万!小编教您如何捡漏
顺治通宝楷书小平光背 5元 顺治元年铸。1644年李自成克攻入北京,崇祯自缢煤山,清兵乘明乱入关,适逢吴三桂请兵书来,遂至山海关,败李自成于一片石,李败回北京,即皇帝位,第二天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回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撤兵回陕,九月世祖到北京,十月即皇帝位,十二月铸顺治通宝,面文楷书直读,按背文分为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
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2.5--2.6厘米,重3.8--4.5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之十七字,径2.6厘米,重4.4克,五式为满汉文钱:临宁原同宣江东河蓟浙陕昌十二局,径2.8厘米,重4-5克。二式未见西广,一厘米同福江较少。另有合背钱,仿明制记重,记值当钱,径4.8厘米,重20克以上。顺治钱奠定了有清一代钱币基础,为嗣后各代所沿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