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是中国五大名器(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为消病避邪之灵物。其瑰丽的外表下蕴藏着传奇的色彩。《西游记》中的沙僧 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琉璃,沉积历史的华丽,她穿越三千年的时空,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泽流动,仿佛还在诉说西施泪别范蠡时的凄凄切切,晶莹的泪花滴落于胸前的信物“蠡”上,这铸剑时的坚贞之物,也为之动情。“流蠡”之称,由此而来。
中国琉璃诞生于商周时期,有着约3000年历史。在商周以来的中国古文化历史长河中,琉璃作为美玉的代用品,被认为既拥有美玉的晶莹洁净,因经过烈火锤炼,又具有了坚韧而高尚的品格,被奉为神灵之物,比黄金还珍贵,一直为及王侯将相所尊享。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后,随着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东西方交流越来越广泛,西域、欧洲的玻璃制造技术传入中国,给中国琉璃带来不小的冲击,琉璃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同时也提升了中国琉璃的制造技术,琉璃制造进入转型期…不过,直到唐末五代十国,琉璃依然仅为权贵使用且非常;无论是国产古法琉璃还是进口玻璃,国人都认为是琉璃;国产琉璃在器型及晶莹剔透方面仍不敌进口玻璃器,进口玻璃器更受青睐…
随着宋朝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琉璃的地位已渐渐变得不那么显赫和。琉璃制造技术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工艺依然是古法压铸和吹塑并存,新法琉璃器和西域玻璃器的差距在缩小,琉璃制造业开始由垄断向社会转变,民间的琉璃作坊也已经发展起来,质量一般的器皿,已在社会中层、主流人群中成为常见之物。不过做工更复杂、透明度更高、造型更精美的进口玻璃器,仍为权贵所青睐。
琉璃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以前是帝皇用的,意义非凡,非常珍贵。
藏品点评:此藏品外观,包浆完整,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的使用已有2467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同时琉璃也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非常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