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瓷器,我们要知道的就是它的特点,下面我先来给大家讲讲宋瓷的特点:
1、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受欢迎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null
回望两宋,我们忍不住会发出“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的感喟。宋代离我们很远,却又近在咫尺。倘若悉心观照的话,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回闪着宋代的身影,有时像马远笔下的一丛修竹,摇曳生姿,有时像苏东坡吟诵的赤壁大战,惊涛拍岸。更直接的证据是,我们许多触手可摸的器物,到那个朝代就发展得非常了,比如家具、园林、赏石、首饰、服装、文房用品等,闻香、品茶、抚琴等雅致的休闲方式也整理出一整套高度仪式化的程式。
今天,在讨论生活与艺术的关系时,我们从宋代汲取的话题有趣味。宋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的内涵,它紧跟着绚烂辉煌的唐代之后粉墨登场,打造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类型,那是一种相对封闭、相对内省、色调淡雅但又不乏炫目亮点的文化类型。中国瓷器披一肩岁月风尘走来,略经整饬与梳理后,就很自觉地与宋代成熟的哲学思想与飘逸的道教文化以及市民社会的趣味相适应,并达到中国陶瓷史上个高峰。
null
既然价值所在,那么知道一点的鉴定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
1、手感沉重表现得假象
在以前,以古董界教授的经验来说,一件北宋官窑青瓷器物手感沉甸甸的就是符合古瓷沉重的要求。旧社会的古董商对于真品的仿制是一丝不苟的,即使这样,假的永远成不了真的,仿品手感上有些轻,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原料加不精细,陈腐时间短,胎质稀松不致密。
真品,手感沉重。这是由于原料加工精细,控练成熟,颗粒细,陈腐时间长,胎料颗粒致密,比重大。
假品,仿者为了加重作品的分量,时间短,古瓷手感的分量作不出来。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壹伍贰伍陆贰零柒伍壹伍 严先生就采取成型时从器物口沿一下逐渐加厚胎体,特别底部加厚,这样作可以增加分量,但器物线条必然改变,失去应有的清秀,器物线条变得僵硬,死气沉沉。只要用手摸口沿以下,会感到器壁很厚,不对劲,用一根小棍往器里插入测量器里器外的高度,看尺寸上的差异就会发现底很厚,不协调,这就是手感沉重表现的假象。
2、看釉层
个破绽
假品,釉层比较厚,釉光也追求莹润,但玻化程度不够,没有北宋官窑的光亮度,猛一看釉色也纯净,几乎有点纯的过分,但有放大镜观察,会觉得釉面板滞,微微闪黄,一种没有烧熟的感觉,这也是采取降低温度,或加入减剂避成烧成青瓷釉面的浮光,贼光。
真品,北宋官窑青瓷,釉面玻化程度号,有漂亮悦目的光亮感。
null
第二个破绽
仿品釉面开片较少,片纹也较浅。有的片纹为白色,就是玻璃刚打碎出现的纹片,少数经过处理形成浅黄色,只有一个色调,出不来金丝铁线的效果。
真品,片纹是大片和小片相错,大片色深,褐黑色,即铁线,小片黄褐色,颜色很浅,有金丝铁线的效果。
第三个破绽
仿品施釉凝厚,釉面整齐,不大用裹足支烧,因为那太复杂,不容易控制,大多数采用垫饼、垫圈、少数用支钉,支钉很大,支钉断后,釉面破损处露出白胎。
真品,有裹足支烧,支钉、垫饼支烧,工艺比较复杂,做工很精细,这是仿品达不到的。
第四个破绽
假品,在制瓷过程中对坯体要进行休整,修得还算精细,但和真品相比还是有破绽。器物上端,因釉层较厚,看起来还算整齐,然在器物下端修坯明显粗糙,留下凌乱的刀痕。
null
真品,器皿结构匀称,规整,注重修坯,上端和下端一样整齐,平滑,看不到粗糙的地方。
第五个破绽
假品,施釉中注意到了器物的上端和中部,施的均匀整齐。器物下端、圈足施釉厚薄不均匀,也不整齐,有的釉汁流过足沿。这明显是虎头蛇尾。
真品,北宋官窑的施釉情况体现出五大名窑的本质特点,釉面整齐均匀,没有釉面不平和流釉现象,很平整,施釉技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