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商业版图的变化,是世界翡翠产业大洗牌的结局,新的翡翠产业结构再一次凸显了中国的角色地位。如今的中国,在国际翡翠商们的眼里,既是翡翠的第二故乡,也是未来三五年全球大的市场。
从完璧归赵的“和氏璧”,到孔子的君子“玉德”说,再到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中国人对玉的价值、德性和灵性的认同,达到了似乎无物可以替代的境地。作为“玉石”的翡翠在中国有着极为广泛的消费基础,而中国的翡翠市场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地下流通到正规市场流通的可喜变化。
翡翠产地的性。
尽管翡翠在俄罗斯、日本、危地马拉、美国也都有产出的报道,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翡翠制品,几乎都是来自于缅甸,它主要产于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区雾露河流域。产地的性,使得翡翠并不象黄金和铂金那样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大型机械化开采引入了翡翠矿区,过去长期用人挖、肩扛,大象和马拖运,既费工又费时采出翡翠毛料,已经逐渐被挖掘机、大型货车所替代。快速、的机械化挖掘与开采,使得翡翠资源越来越少,人们也时时在担心翡翠资源是否会被开采枯竭。所谓“物以稀为贵”,一旦缅甸宣布翡翠资源开采枯竭之时,也可能就是翡翠制品“暴涨”之日了!因此,不少人们也抱着对翡翠的投资收藏心理,使得翡翠价位一直在稳步攀升。
市场需求大
自古至今,人们对翡翠一直是青睐有加。随着收入增加,精神需求增大,消费者更佳的追逐那些翡翠,导致市场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1995年以后,中国内地的珠宝客商纷纷进入缅甸,在2002年3月上旬的第39界缅甸国际珠宝翡翠拍卖大会上,到会的客商500多位,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竟达400多人。缅甸军也明确表明在公平的贸易政策基础上,要加大与中国的合作。这些表明中国内地在翡翠资源上占优势,同时显示出中国翡翠投资者对翡翠市场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