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比较的乾隆五彩瓷器鉴定机构
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五彩瓷是成熟于明代的釉上彩绘瓷,因此也称“大明五彩”。由于工艺技法和使用材料的原因,在清代康熙年间亦称为“硬彩”。
五彩瓷的制作,是以烧制好的白釉器为基础,生料、矾红勾线,只有矾红深浅洗色,其他均以透明色平填;描绘图案纹样后入窑烧烤,经750℃至850℃窑火烧烤而成;色彩以红、绿、黄、蓝、紫、孔雀绿等色多见,但每款器物各有不同,根据纹样的内容,有的还加饰金彩。通常情况下,每一件作品并不一定五色俱全,明代的作品,有些只用两三种色彩。根据图案需要,色彩搭配得当,同样精美富丽。清乾隆文献《南窑笔记》载:“其五彩则素烧纯用彩填出者是也。”照此划分,五彩应该指单纯的釉上彩。
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代彩料中无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皆以青花代之,称“青花五彩”,成为特的时代特征,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嘉靖、万历朝五彩施彩特点是:大量采用釉上矾红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线勾描纹样轮廓,画面浓重艳丽。
清雍正(1723~1735)时彩瓷的生产以粉彩和珐琅彩为主,因此五彩不及康熙时兴盛,在彩瓷中所占比例不大。此时的五彩在色彩上改变了过去以浓艳为主的特点,趋于淡雅,大红大绿,画面温婉柔和。乾隆朝(1736~1795)的五彩器多用青花绘画,因此常见的多为青花五彩龙凤纹圆器。
雍正五彩设色浅淡,康熙时期浓艳厚重的蓝彩此时已不大使用。乾隆五彩龙凤纹碗的彩绘色调较雍正时浓艳。民窑五彩彩绘色泽不是很,有泛污之感。绘画不工,远逊于同时期的青花与粉彩器物。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其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雍正五彩胎较康熙时轻薄,釉面光亮滋润。乾隆时期五彩碗的胎体略重,瓷质精细,其胎土淘炼极为洁白细致。乾隆五彩瓷釉有两种,一种为釉面莹润、平净;另一种就不是很平净,至乾隆晚期这种现象较为明显,釉质显糙。
雍正五彩设色浅淡,康熙时期浓艳厚重的蓝彩此时已不大使用。乾隆五彩龙凤纹碗的彩绘色调较雍正时浓艳。民窑五彩彩绘色泽不是很,有泛污之感。绘画不工,远逊于同时期的青花与粉彩器物。
五彩与粉彩名字的不同,说明了两者的定义肯定也有不同。五彩,俗称“古彩”或“硬彩”,基本色调以红、黄、蓝、绿、紫等彩料为主,或加以金彩,或只用红、黄、绿三色,不一定五彩皆备,按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入窑烧成。而粉彩是景德镇窑在清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及“珐琅彩”的影响下创制成功的又一种彩瓷。它不同于其他彩瓷的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掺加一种白色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
五彩瓷器新拍卖成交价格
清康熙 米黄釉五彩玉堂富 8970万
元 卵白釉暗刻五彩戗金碗 7475万
元 青花五彩鬼谷下山大罐 6900万
清康熙 青花五彩山水人物 6900万
明 五彩鱼藻纹盖罐 咨询价 5376万
元 五彩花卉异兽纹天球瓶 5175万
清雍正 五彩山水人物笔筒 3450万
公司运 用团队,博学多才的鉴定,强有力的合作伙伴,为广大藏家提供精细的一手资料为藏家提供真诚有效的收藏建议。同时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资源的全角度宣传,打造线上线下立体的宣传阵容,为海内外收藏家,艺术家搭建一个广阔的文化艺术品收藏交流交易平台,携手共赢中国文化市场的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