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的高度发展时期, 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 各种具有特殊技能的制瓷工匠云集景德镇, 形成该镇“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的繁荣局面。体制上承袭明代, 继续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一烧制宫廷御用瓷, 并实行官搭民烧的办法。
清朝开国的几个皇喜爱瓷器,常常亲自过问景德镇御窑厂的生产。将宫廷收藏的历代名瓷作样品拿出来参考,宫中御用画师等艺术家也参与花纹的设计。派官吏到景德镇监督官窑生产,当时景德镇御窑厂根据皇帝的旨意,集中了全国的制瓷工匠,不惜工本,竭尽全力地烧制,以博取皇帝的欢心,取得了的辉煌业绩。
清代青花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 能代表景德镇制瓷工艺水平的仍然是官窑产品, 品质精良, 主要担负着朝廷陈设和生活用器及对内外赏赐和交换的需要。而民窑青花风格上表现出自然、淳朴、流利, 富于艺术气质。
清代瓷器生产工艺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更为。青花多采用色彩亮丽的国产“珠明料”。绘画技法借鉴中国水墨画分水皴染和西洋画的透视技法,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青花瓷更是登上了清代青花制瓷高峰。如深圳永乐征集到的这件清代青花人物加白盘口瓶,盘口、长颈、溜肩,长圆腹,圈足。腹部绘人物故事纹,是清代青花瓷典型代表。
广交藏友 要积极参加收藏组织,参加收藏会所的学习,这是一条少走弯路的捷径。藏品想送拍一线拍行(北京翰海、北京保利等)可询,一无散,零散柒贰,贰一玖壹。
此盘口瓶造型端庄,主题纹饰为人物故事纹,人物形象,意境清幽,颇有一番雅趣。纹饰线条流畅,画面层次清楚,主题,疏朗有致,反映清代景德镇制瓷工艺水平。青花色泽青翠艳丽,与莹润洁白的底釉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为清代的青花大器,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在中国瓷杂艺术品市场上,青花瓷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元、明以及“清三代”的青花瓷在拍卖场上常常能拍出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天价。从这几年青花瓷拍卖行情来看,清三代的青花瓷具升值潜力,尤其是文房四宝、瓶件等比较适合书房摆设的瓷器,更易获得相关藏家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