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窑红,是中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
郎窑红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因其于十八世纪始产于清朝督陶宫郎廷极所
督烧的郎窑,故称“郎窑红”郎红与美人醉釉又称粉红釉、孩儿脸釉、 豇豆红釉、桃花片釉等十分相近,初创于明代,清代有很大发展。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比较繁荣,制瓷工艺达到我国历史高峰。凡是明代已有的品种不仅都能烧造,而且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由于有一个在位60年的康熙皇帝酷爱艺术,在他的倡导下,郎红器比明代更成熟和多有极精的产品问世。另有,康熙时期郎红中的厚釉器(也称为呆釉),色如牛血,称为“牛血红”;釉层较厚,色彩深艳,犹如初凝的牛血,称为“牛血红”。郎窑红中既有厚釉也有薄釉,薄釉器又被称为亮釉,色如鸡血般鲜艳被称为“鸡血红”。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由于对烧成的气氛、温度要求很严,烧制一件成功的产品非常困难。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
郎窑红是铜红釉中较鲜艳的一种,其釉面光洁透亮,有玻璃质感,开纹片并有牛毛纹,釉色深浅不一。色深者红艳,有\"\"明如镜、润如玉、赤如血\"\"的特征,其釉色莹澈浓艳,仿佛初凝的牛血一般猩红,光彩夺目。色浓者泛黑,色浅者粉红,色淡者暗褐。
郎窑红器里釉有米黄色、微青色、白色三种,均开有纹片。
郎窑红器足底釉有米汤色,苹果青色,均显露红色的斑晕,偶然也有红釉底和白釉底。
郎窑红器有单层釉和双层釉两种。双层釉是没有\"\"脱口\"\"现象的,单层釉者其口沿釉在高温中往往下垂流,使口沿显露胎骨之色,一般呈白色、米黄色、浅红色或淡青色,形成了\"\"脱口\"\"。由于釉逐渐垂流,使器物上半部釉色浅淡,下半部釉色深艳,形成了\"\"垂釉\"\"。但因为制作工艺和掌握好火候,使郎窑红器垂釉一般均不过足,称之\"\"郎不流\"\"。统称\"\"脱口、垂釉、郎不流\"\",这是郎窑红器的鉴定要点。但是\"\"郎不流\"\"也不尽然,根据耿宝昌先生的调查统计,约有15%是流釉过足而稍加修整的,但与后世窑变釉的斩足现象又有程度不同的区别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是一种很活跃的元素,在不同的烧制气氛下,铜的呈色是不一样的。正常的铜红是在还原气氛下的呈色,但由于古代窑火、窑温等控制并不是很精密,常常会出现烧制失败。如果气氛控制失误,使窑内呈氧化气氛,则铜则会呈层次不同的青绿色,郎窑同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传世的郎窑器有所谓的\"\"郎窑绿\"\"或称\"\"绿郎窑\"\",又有一种器里釉为红色而器外呈浅绿色的称为\"\"反郎窑\"\",这些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郎窑红器的变异类。\"\"郎窑绿\"\"器的特点与郎窑红器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用相同的原则加以鉴定,而\"\"反郎窑\"\"器则多为水盂等小型器,数量极其
红釉瓷与郎窑红
中国清代景德镇窑红釉瓷。系因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监造瓷器而得名,另外还有豇豆红和霁红。
郎廷极是在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任职中烧制郎窑红的。郎窑一名早见于刘廷玑《在园杂记》,书中载有\"近复郎窑为贵,紫垣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比摹成、宣、黝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认\"。紫垣为郎廷极的别号,他在任期间监督匠师模仿宣德、成化时期瓷器,能达到乱真的程度。
撇口瓶,是清雍正时期非常流行的瓶式之一,基本造型为撇口,束颈,长弧腹,腹下内收,外撇式高圈足。
图 藏品发色鲜艳,沉稳,均匀,器型饱满周正,轮廓干净有力,属于大件器物,存世量少,未来的升值空间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