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早的倡导者和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林风眠是一座令人景仰的高山。在20世纪画坛,林风眠无疑是中国画现代派的一位开山宗师。
林风眠(1900-1992)原名凤鸣,广东梅县人。出身石匠世家,18岁赴上海,1919年与徐悲鸿、张道藩同期赴法国留学。先后在法国、德国学西画。1925年回国,任北平国立艺专校长,1927年任国民大学院艺术教育主任。1928年,创杭州国立艺术院并任校长。抗战时曾一度潜心创作。1945年后,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后复回杭州艺专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杭州艺专教授。
林风眠说:画鸟就在于画鸟像人,画花像少女,如果画鸟只像鸟,那又何必画呢?
林风眠非常喜欢画小鸟,他笔下的小鸟个个姿态生动,有的活泼,有的呆萌。树枝的线条坚挺锋利,所展现的空间层次,丰厚而富变化。画中的小鸟,无论是立枝头,还是在月下栖息,或是在晨曦里歌唱,都那么自如平和。小鸟沉静而自信,远离喧嚣世俗纠葛,体现了一种绚丽与宁静的世界和谐之美。
林风眠喜爱西湖,喜爱画西湖的垂柳。
无论是绿,无论是黄,无论是墨,无论是灰,那些色彩在视觉上是极有感染力的,一看到氲氤的青与黄,慢慢漾开去,直到成片的绚,成片的柔,就知道,那是林风眠的山,林风眠的树,林风眠的湖。
让人喜爱的,就是在那些色彩、线条、形状的表现之下,内里透出来的无尽温存意,那些层山近湖,看着是暖的,有母性的恩慈,不是看破尘世清洌出离的一种,而是挥手招唤游子归来的一种。
林风眠的西湖,不是古意的,而是浓稠的,柔婉的,明丽的,看他的山水,那么温存,温煦到风和无澜,绿意满了人间。看到林风眠的西湖与山水,我就相信,在某个地方,一定有某个地方,只存放美好,不寄风霜。
艺术的利器,是他的美。
美像一杯清水,当被骄阳晒得异常急躁的时候会使人马上收到清醒凉爽的快感。
美像一杯醇酒,当人在日间工作累得异常疲乏的时候,他会使人马上收到苏醒恬静的效力。
美像人间的一个深情的淑女,当来人无论怀了何种悲哀的情绪时,她会使人得到他所愿得的那种温情和安慰,而且毫不费力。
林风眠字画该如何鉴定: 使用线条单纯、简洁,力求以较少的用笔表达更丰富的内涵,一直是林风眠绘画的一大特点。季涛表示:“把复杂繁密的自然界物象单纯化、简单化,同时吸收西方画家马蒂斯的用线对情感的表现观念,发展了他特的线描风格。”因此,林风眠笔下的仕女,多以匀细圆润甚至有点飘逸的曲线为主,富有较强的装饰性,禽鸟则多强调曲线的速度与塑形,柔中有刚,表现出运动的生命形态。在林风眠受推崇的鹤、鹭鸶等作品中,不难看出其中的线既有中国白描的底子,又符合西方速写中以线画形的要求,林风眠自己也说:我总是想法子把毛笔画得像铅笔一样的线条,用铅笔画线条画得很细,用毛笔来画就不一样了,所以这东西要练得久,这种线条有点像唐代的铁线描、游丝描,一条线下来,比较流利,有点像西洋画稿子、速写,而我是用毛笔来画的。
林风眠曾多次谈到在水墨中用色之难,“传统的水墨画只有淡彩,强烈的色彩是加不进去的,齐白石只成功地使用了大红。”他认为,千来,中国画家对色彩观念一直停留在“随类赋彩”的认识上,使色处于附属地位。因此,林风眠进行了许多大胆的实验。为了打破中国画传统重墨轻色观念的束缚,他将西方油画的用色方法与中国画的墨色加以调和,在宣纸上引进色彩,引进阳光,把传统水墨的黑白只作为黑颜色加以使用。为了强化作品的表现力,他创造性地将水墨与水粉、水彩交替复合使用,画面既厚重丰富又空灵洗练,富有节奏感。比如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秋》,运用大面积耀眼的水粉色金秋的感觉, 1985年创作的《裸女》,则用白粉勾画裸女的白纱,将纱之薄、透、轻、飘展现得惟妙惟肖,仿佛触手可摸。
在构图上,林风眠也一格,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感。他特别偏爱方形构图,不喜画立轴、横幅、手卷,也不凭借题诗、书法增色,只是在左下角或右下角签名盖章。“方形画面,外方内圆,变化的圆形和多重的方形,成为林风眠静物画构图的基本模式。其作品虽然常常几乎画满整个画面,留的空白不多,但就那么一点空白中,却构成了整个画中博面的‘活眼’,表现了他刻意呈现的某一意境。” 季涛说。
有认为,想要仿林风眠的画,色彩与线条是两个不可逾越的关口,目前林风眠的赝品,毛病往往出在色彩关系不协调、不鲜亮,线条呆板乏力,不够流畅自然。作伪者用色常常会没有章法,反复堆涂,势必使色彩变得更脏,灰暗而无光亮,从而露出马脚。鉴赏者只要遵循以上几点去分析,再多看林风眠的原作或画册,便不难发现问题。
吴冠中曾这样评价林风眠:“从东方向西方看,是林风眠的身影,从西方往东方看,还是林风眠的身影。” 在“国际化”“全球化”已经成为共识和常态的当下,重新认识这样一位在中西融合的艺术道路上付出劳动大,成就的艺术家,无疑是必需且必要的。
林风眠作品成交价格:
拍品名称 估价(万) 成交价(万)
林风眠 约50~60年代 3,974.00万
林风眠 1950年代作 2,410.00万
林风眠 1964年作 仙 2,400.00万
林风眠 渔获 2,140.00万
林风眠 1920年代 思 1,897.50万
林风眠 火烧赤壁 镜框 1,860.00万
林风眠 五美图 镜框 1,804.00万
厦门哪里可以鉴定林风眠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