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明清时期的砚台现在市场好出手吗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明清时期的砚台特点:
明清时期制砚业进入发展的繁荣期,各种材质、各种形制的砚,应有尽有,异彩纷呈。由于端溪石坑的多次开采,以及废坍已久的歙石坑的重新开采,石品选出于世,琢砚工艺也因材见巧,精益求精。北京、安徽、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制砚工艺各具特色,逐渐形成了徽派、浙派、苏派、粤派等地域性的砚艺流派,并出现了一大批制砚的名工巧匠。有的还世代相传,成为制砚世家,如明末清初苏州顾氏一门四代皆为制砚名工(顾道人、顾圣之、顾启明、顾公望),其中顾启明之妻邹氏,人称顾二娘,琢砚古雅而兼华美,尤享有盛誉。清代扬州卢映之、卢慎之、卢葵生祖孙三代,则为制作漆砂砚的高手。一些文人和金石家也参与现的制作,留下了不少佳品。
 明清时期,由于景德镇瓷业的高度发展,瓷砚的制作也焕发出新的光彩,青花、五彩、单色釉等,品种繁多,形制不一,有的还与笔杆、笔盒、笔筒、笔架、水盂、镇纸、墨床、糊斗等配制成套。宜兴的紫砂陶砚和其他文房用具,也别具雅韵,受人欢迎。
一般说,宋元以前的砚,着重于实用,装饰工艺并不特别讲究,可谓“质胜于文”。明清时期的砚,则不追求其实用,而且讲究装饰之美.实用与审美两端,逐渐向审美一端倾斜。特别是清砚,纹饰丰富多样,雕刻精细工巧,砚匣的制作也十分考究;并流行在砚和砚匣上作铭题诗、记事述怀、祝祷吉祥等,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以及髹漆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砚台极富审美意味。至乾隆时砚饰愈趋繁缛,雕镂日见纤巧,为宫廷制作的砚称为“宫作”,更是富贵华美不同一般。为了满足多方玩赏的需要,在常见的石质、陶瓷、澄泥等砚材外,还用水晶、翡翠、角膜牙、玻璃、金属、漆砂、竹木、纸张等研磨效果不佳或不能研磨的材料制砚,其玩赏性已压倒实用性。如果说,明砚与清初的砚古意沿存,装饰仍较适度,可谓“质文并重’的话,那么乾隆以降则是玩赏重于实用,“文重于质”了。随着砚的文具功能逐渐淡化,砚的本质特征也日渐式微,从这个意义上说,清代乾隆一朝是中国砚史盛极而衰的转折期。
公司征集范围:
[1]、瓷器:民国之前的瓷器,元、明、清为主,宋瓷为佳;
[2]、玉器:翡翠玉器,明清玉及高古玉“润、透、白”为佳;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4]、杂项:各类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铜器等;
[5]、油画:当代艺术,各国油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外SOHO西区16号楼1202室

至和世纪(北京)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明清时期的砚台现在市场好出手吗”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明清时期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图书/报刊>拍卖图录>明清时期的砚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