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清晚期浅降彩双耳瓶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浅绛彩瓷是景德镇在清代道光、咸丰时期开始烧制,同治、光绪时期广为流行,民国中期衰落终结的一种釉上彩瓷。其发展的历史,不足的光景。浅绛彩瓷的出现,仿佛一枝绽放的花朵,给那时的彩瓷园地,增添了不少姿色;又宛若一缕春风,给人们带来一种柔美而清新的感觉。
浅绛,原为中国画术语。这种画法,起源于元代。陶瓷浅绛,指以纸绢浅绛的绘画方法,在瓷上作画,经700度左右的低温烧成,效果酷似纸绢浅绛,故谓其为浅绛彩瓷。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年这几十年间,浅绛彩将中国传统的书画艺术---诗,书,画巧妙相结合,创造出彩瓷界瓷画的一种全新面貌。
浅绛彩瓷作为一种创新的瓷画新技法,不仅受到当时人们的喜爱,而且也受到现代许多收藏家的青睐。浅绛彩瓷的艺术特点,显著的是表现它的色彩。所谓绛彩就是褐彩,就是接近褐色这个彩色,这个彩色成分非常复杂,它接近褐色,接近淡褐色,然后慢慢颜色更淡一些,而且这种色彩用到瓷器绘画上,给人一种深沉安静的感觉。
浅绛彩瓷就像一朵静静绽放的花苞散发出其的芳香,在百花齐放的陶瓷大花园里暗香浮动,点亮满园。表示,浅绛瓷绘艺术实现了中国画和中国瓷的结合,促使瓷绘艺术从“匠作”层面进入到艺术创作的,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件“清晚期浅降彩双耳瓶”以人物为主题;色彩清雅,画工细腻,瓷质白细,釉面润泽,造型规整,造型端正,明丽雅致。敞口,弧壁深腹,底承圈足。
由于自然灾害原因,目前此件藏品颈部上部分均破损,需修复。故此价低处理,望有缘人结缘!

上海艺术在线为你提供的“清晚期浅降彩双耳瓶”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瓷器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玉器/玉雕>高古玉器>清晚期浅降彩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