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在书坛成名,是在他初入翰林院的时候。弘治十八年(1505)三月,严嵩以二甲第二名的成绩被赐予进士出身。不久又以一首《雨后观芍药诗》入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明代的翰林院实际上就是内阁的署衙,内中网罗了天下的许多科举人才,是朝廷的智囊团和书记处。在馆阁的日子里,严嵩的经义文章每每在馆试中列为,他的诗词唱酬之作每每在宴集中力拔头筹,于是,人们在欣赏他的文章的同时,又领略了他的书法技艺,观其文便可获双重享受。此后,由翰林院而及他曹,由京师而及地方,士林中便多有以得其墨宝为荣者。
虽然培增涉猎广泛,但下功夫勤的还是人物画。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在二十世纪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多种新的发展方向,有学人把当代中国画的风格分为“笔墨化。”“水墨化。”“抽象化。”几种类型,无论分类是否严谨科学,但基本道出了目前中国画创作的现状。这些不同的语言风格也共同形成了中国人物画在传统与变格之间的丰富诉求,从不同角度拓展了当代人物画的视觉形态。在我多年的人物画写生与创作中,基本上是沿着笔墨化的道路在前进的,即将中国画传统的笔墨融合在写实人物的造型之中,传统的笔墨形式要为现实主义的人物画创作服务。我在这些艺术实践中,体会到现实主义的语言是有的技术难度的,而这一难度的克服,依赖于曰复一日的写生造型的训练,舍此别无任何捷径可走。人物写生的概念,是以严格的造型训练为基础的再现型绘画语言,这既是从素描,速写到笔墨表现的转换,也是从体悟生活到表现生活的进程,更是下一阶段创作的铺垫和过渡。它与中国画笔墨的结合,促发了中国画人物写实能力的发展,并带来了中国画表现领域和表现方式的全面跃升。
从徐悲鸿,蒋兆和再到新中国众多的人物画家,正是得力于这一教学和创作体系,获得了扎实的人物造型能力,并因此改变了传统人物画的颓废之势,促成了当代人物画的全面繁荣。孙培增和众多的人物画家,正是在这一体系下学习和成长的,在工作室学习期间,他在导师的指导下一步步强化自身的绘画能力,并从生活到艺朮,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思路中寻找自身的艺术方向,查补各种知识结构的不足,在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框架内不断修正自己的艺术经验,强化自己的笔墨造型与写生能力。他长期随我和其它画家深入西藏,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四川,云南等各少数民族地区写生采风,沂蒙老区,太行山脉,黄土高原,海岛渔村,边防哨所都留下了我们探寻的足迹。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水墨写生作品,从而蓄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创作能量,实现了在笔墨技法上由量到质的渐递提升。
蒯惠中画山
蒯惠中曾临摹过范宽、石涛、四王等大量古代山水画大师的名作,得其精髓。他的作品既富北宗山水画折射的沉雄、刚健、浓厚、苍茫、豪放的阳刚之气,又有南宗山水画的舒展、幽静、滋润、灵动、明媚的阴柔之美,融贯了南北山水画派的精神,形成了自己特的绘画符号
收藏字画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作品,应戴上手套,以免字画被汗渍污染和指甲划破。欣赏字画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作品。字画开卷闭卷不能过于用力。若出现折痕,可在字画背面喷些水使其润湿,然后贴在玻璃上晾干或用低温熨斗熨烫一下,折痕即可消除。
字画在存放时要注意防潮防光防尘。藏室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灯光的强度也要控制,字画珍品好放进囊匣中置阴处保存,不要轻易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