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藏品出手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藏品征集同号
说起我国北宋时期汝窑传世制品,收藏界的行家无不眼前发亮。宋代汝窑以烧制青瓷,汝瓷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说。



“汝窑无大器”,瓷器一般都较小。传世的汝窑瓷常见器型有碗、盘、洗、瓶、尊等,主要色调为天青、豆青、粉青。其中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行家赞美它的颜色特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



宋代官汝窑大约共烧造了20年左右,传世品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根据统计,现汝窑器传世制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达维得基金会有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仅有半件。此外,中国香港一位收藏家手里有1件、日本现存4件、美国现存5件、英国私人收藏1件,共计67件半。

古代的汝窑位于中原大地的汝州,即今河南省汝州市,是当时北方个的青瓷窑。因汝官窑的存在时间不长,作为贡品,中国民间流传甚少,南宋时已属“难得”之物。清雍正前后有仿汝器出现,然而仿造者只重釉色,胎骨呈白色,造型也难以达到宋时的水准。

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特,明亮而不刺目,而且随光变幻,观其釉色,含有“千峰碧波翠色来”之妙。官汝窑制品表面还呈现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宋、元、明、清以来,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史料介绍,汝窑并非宋代。盛唐时期,汝州所辖临汝、宝丰、鲁山等地官家和百姓,就发现本地方圆百里之内,藏有丰富的方解石、钾钠长石、长石砂岩、叶腊石、莹石、硬质高岭土,软质高岭土、石英等烧陶原料,为发展陶瓷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聪慧的汝州人在用泥巴制作陶器生活器皿时,偶然发现由于火候过高竟然烧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陶器产品,它表面光滑细腻,色彩迷人,为世上少见。由此激发了汝州制陶艺人的技能,在不断的摸索和改进中,使这一意外发现形成了特的烧陶技艺。

虽然汝瓷始烧于唐朝,却于北宋。北宋时期官府在汝州设窑场称为官汝窑,其产品称之为“汝瓷”。据古陶瓷陈万里先生推论:“从宋徽宗崇宁五年,上溯到哲宗元祐元年,是汝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北宋,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统治者认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被选为御用珍品,亦称汝官瓷。

官“汝窑”产品当时主要供皇宫中御用,“御拣退之件,方许出卖,近尤难得”。汝窑胎质细润,通体有细片,底有芝麻细小支钉,是支烧的痕迹。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汝窑弦纹尊(奁)”、“洗”,均是的珍品。

河南胥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藏品出手”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产品

瓷器

*详情

*联系

*手机

瓷器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陶瓷古玩>瓷板古玩>藏品出手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