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作品成交价有多少
金农(1687-1763年),字寿门,又字吉金、司农,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是“扬州八怪”中书法风格鲜明特色的画家之一。其书风不拘泥于一家一式,而是博采众长,融会己意,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在清代中期的书坛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现以广东省博物馆所藏金农作品为例,透析其书风之不同特色。
金农生活的时代,对于汉隶及其汉简、木牍并未如今天书家一样耳熟能详,但从其漆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天然的暗合,因此便有论者认为他的漆书“与二以后才出土的汉代诏书木牍在横粗竖细、字形瘦长等特点上完全一致”,这在书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金农的行书虽然不在他书风中占主流,但其艺术水准也豪不逊色。他的行书传世不多,现在所见其行书作品,以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其作于雍正八年(1730年)的《行楷书砚铭册》为。该书册卷帙浩繁,共计二十开。虽然乃鸿篇巨制,但几无懈笔,反映出作为书法大家驾驭各种书体的娴熟技巧。书写此书时,金农四十四岁,乃其书艺渐入佳境之时,虽然书风尚未终定型,但据此可窥见其书写之功底。该书运笔古拙,笔划未入成法,有些字甚至还略显稚嫩,但正是这种未经雕饰的艺术探索,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浓郁的艺术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类行书甚至比其漆书更具感染力。所以有论者评此书“于生拙之际透出敦和,全不以帖学之趣而于汉隶碑版之高格衍化而来,笔墨天成却不露汉碑之痕迹”,是极为洽当的。
金农的隶书,是清代书法史上的另一座高峰。他与清初郑绩的八分书迥然有别,与同时代的郑板桥的六分半书也不可同日而语。他从汉隶得径,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他的典型隶书作品中,大致有两种风格。一种为平整醇厚一类,如《隶书九老图记》轴便属此例。该书横、竖笔划粗细一致,落笔与收笔处均整齐划一,并无燕尾蚕头,每字布局匀整,运笔谨严,表现出“淳古方整”、“恣媚横出”之趣。其他如《梅花图》之题记,也属此类。一种为飘逸灵动一类,如作于1734年的《隶书周礼职》轴和无年款的《隶书五言联》即属此类。前者为小字隶书,严格来讲,与前述之漆书颇多神似之处,其中不少字如“时”、“方”、“于”、“子”等捺笔处与漆书如出一辙,所不同者,漆书多为大字,且气势张扬,此类隶书则秀雅有余而气势略敛;后者为大字隶书,笔划粗重,飞舞散逸,与漆书则异曲而同工。王??有一段话讲得很好:“至郑谷口(??),力求复古,用笔纯师《夏承碑》,深得汉代技法。沿及雍乾之际,善隶者人人宗之矣。能出其范者,冬心先生。”这说明金农没有为时流所囿,自出机抒。在这两件隶书作品中,可以看出这一点。
金农的各体书法中,能体现其个性的莫过于漆书。漆书是金农的,其渊源来自于隶书——严格来讲,它应是分隶的一种变形。这种书体早是指用漆来书写的文字,相传孔子在住宅的墙壁上用漆写经,故命名;另一种即是清代书法家金农把点画破圆为方,纵笔细而横笔粗,像用漆刷书写的一种书体。
金农作品拍卖的成交记录
LOT号 拍品名称 估价 成交价 拍卖日期
0802 金农作品 600-900万 3976万 2009-12-19
1629 金农作品 1000-1300万 1610万 2012-05-14
0410 金农作品 500-800万 1437.5万 2011-12-29
1063 金农作品 400-500万 1380万 2011-06-07
1064 金农作品 400-450万 1380万 2011-06-07
0855 金农作品 280-380万 1354万 2009-11-29
鉴定范围:陶瓷、字画、玉器、印章、钱币、木器、铜器等。鉴定时间:周一到周日 上午9:30--12:00 下午14:00--17:30 需提前预约
陶瓷:各代窑口及各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翡翠玉器: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名家字画: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杂项清玩: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等。
明清家具: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
经纪人:阿靖 (市场征集部)
联系方式: (同步)
邮箱:315703309@
:315703309
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光明路亿兴大厦西楼2楼2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