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胎、釉鉴定历代青花瓷
胎,或称胎骨。瓷坯经高温烧结后即成了“胎”。瓷胎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铝和少量的钾、钠、钙、镁、铁等元素。洁白的瓷胎是烧制青花瓷器的基础,一般以瓷石和高岭土为原料,在1300℃以上的高温下烧成。釉,是附着于瓷胎表面的玻璃质覆盖层。釉有着与玻璃相类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对瓷胎起着保护和装饰作用。釉的主要成分与瓷胎基本相同,只是钾、钠、钙、镁等助熔剂的含量较高,使釉汁易于在高温下熔融,填补了瓷胎表面的孔隙,显得光亮而平整,好似给瓷器穿上了一件整洁、美丽的外衣。由于各个时期用于烧制青花瓷器的胎和釉的成分有所差异,修胎、挖足、施釉的工艺也不相同,所以通过对胎、釉和制作工艺的观察分析,有助于辨别青花瓷器的时代和真伪。程晓中南京博物院瓷器.唐代青花
瓷器胎质比较粗松、厚重,胎色有黄白和灰白两种。由于胎料的漂洗、筛选十分粗糙,所以在胎土中往往可见夹杂着一些灰色、黄色或黑色的小砂粒,瓷胎中还有比较明显的小气泡或孔隙。为了掩盖胎色之不足,在器物的胎、釉之间都施有一层白色的化妆土(又称“护胎釉”),釉色也有灰白和乳白两种,釉面往往还有细密的冰裂纹。
元代青花
瓷器的窑场集中于江西景德镇,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瓷土资源。早在唐代晚期,景德镇瓷工就利用附近盛产的高岭土烧造胎质细腻的青白瓷。元代工匠又改用的“二元配方”,即在高岭土加入瓷石,增加了瓷胎中氧化铝的含量,提高了瓷胎的致密度和洁白度,为成熟青花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如此洁白的胎体上绘制青花瓷器,更能够衬托出青花的娇艳、纯美。景德镇元青花瓷的釉面也非常透明,釉层厚薄均匀,玻璃质感强。釉色微微泛青,显得沉静雅致。
古玩经纪人: 梁经理
联系电话: (同步)
征集邮箱:150119899@唐代青花
瓷器胎质比较粗松、厚重,胎色有黄白和灰白两种。由于胎料的漂洗、筛选十分粗糙,所以在胎土中往往可见夹杂着一些灰色、黄色或黑色的小砂粒,瓷胎中还有比较明显的小气泡或孔隙。为了掩盖胎色之不足,在器物的胎、釉之间都施有一层白色的化妆土(又称“护胎釉”),釉色也有灰白和乳白两种,釉面往往还有细密的冰裂纹。
元代青花
瓷器的窑场集中于江西景德镇,因为那里有丰富的瓷土资源。早在唐代晚期,景德镇瓷工就利用附近盛产的高岭土烧造胎质细腻的青白瓷。元代工匠又改用的“二元配方”,即在高岭土加入瓷石,增加了瓷胎中氧化铝的含量,提高了瓷胎的致密度和洁白度,为成熟青花瓷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在如此洁白的胎体上绘制青花瓷器,更能够衬托出青花的娇艳、纯美。景德镇元青花瓷的釉面也非常透明,釉层厚薄均匀,玻璃质感强。釉色微微泛青,显得沉静雅致。青花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起始于唐宋,成熟于元代。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景德镇青花瓷在原料,工艺,设计等等领域都是国内的,从元代青花瓷一直流传到2012年,景德镇青花瓷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2012年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2012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元青花瓷器鉴定及成交记录
近期青花瓷成交记录:
(HKD:港币)(RMB:人民币)(USD:美元)(EUR:欧元)
元代青花人物故事武松打虎罐--HKD 4---2014-06-08
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RMB 224,000,000---2013-05-28
明洪武青花四季花卉纹石榴尊--HKD 193,200,000---2012-12-28
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HKD 141,240,000---2013-10-08
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扁壶-----RMB 121,900,000---2013-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