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币是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
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前人也有的认为布即钱镈之镈的同音字。布币分空首布和平首布。南宋时洪遵 《泉志》 已著录有平首布,而确定空首布为钱币的始于清人。从嘉庆、道光时开始,有的古钱学家已指出布币上的地名属于周的列国时期,从而否定了有些人以为是三皇五帝时期遗物的错误说法。
布币,春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镈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按布币形状划分,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货币是历史的产物,它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商朝时代已有了贝壳的使用,虽然这并不能证明贝壳已发展成为十足的货币,但至少已接近货币了,而由农器进化到刀币和布币,确实需要漫长的演变。
把铜用来作为货币,也许是从仿铸贝开始的。铜贝也有几种:有些凸起得更像真贝,锯齿纹成曲线;有些则比较扁平,锯齿纹成直线。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生产工具日益显得重要,于是人们在交换时就将刀、铲、纹轮等作为货币一样使用。一个地方对一种生产工具用得多的话,这种生产工具就变成了这一地区的货币。
从农业工具演化而来的货币,到了战国时就形成三大体系:布币、刀币、环币钱。 “布币”乍一听去,好象是由布料制作而成的,但其实它也是一种金属货币。古代有一种农具叫做镈,布币的形状就很象镈,由于“镈”、“布”同音,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很象镈的钱币叫做“布币”了。[2]
弧足空首布的銎较长,止于与钱身相接处,而有三角形支钉孔,銎内留有范芯。钱体下部略宽,有周郭,足部内凹而成弧形。可分为平肩与斜肩(或称“垂肩”)二亚型:
平肩弧足空首布。有大、中、小三型。斜肩弧足空首布。布身两肩下斜,因称斜肩弧足空首布,或称“削肩空首布”、“垂肩空首布”。这类异称,以不用为妥。亦有大小二型。大型者,1980年3月,在河南省宜阳柳泉乡花庄村出土一千七百八十九枚,通长78~88毫米,足距45—51毫米,重18.6~27.2克(包括范芯)。小型者,面文多为地名。通长约70毫米,足宽约40毫米,重13克左右。常见面文有“武”、“卢氏”(今河南省卢氏县)、“三川祈”等。般认为始铸时间亦不晚于春秋晚期。河南省洛阳一座战国中期墓曾出土大型者一枚,知其可能沿用至战国中期。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