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耀州窑是中国古代的窑场,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烧黑、白、褐、黄、花、酱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烧制陶瓷品种为丰厚的一处综合性窑场。窑址以陕西铜川黄堡镇为基地,其范围包含上店、登时坡、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该窑创烧于唐代,五代老练,宋代鼎盛,金元连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800多年的连续烧造史。其商品质量、数量和技术成果均到达很高水平,变成北宋六大瓷器窑系之一。 耀州窑瓷器在民国曾经绝少仿品,20世纪30年代起始有仿品呈现。近年则故意仿古的成品日见昌盛,不少仿品在市场转,乃至已登堂入室,为某些博物馆所“收藏”。因而,对耀瓷的真品和仿品的差异和辨别,已到了迫在眉睫的时侯。在判定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特征

(—)、唐代1、器胎特征:前期多呈深灰色,仅少量为灰、黄色,胎质比较粗糙,有颗粒状石英和少量较大气孔,烧成后通常有点状铁斑痕呈现。盛唐青瓷,胎呈淡黄色,较粗糙,胎土不太均匀,内可见气泡和颗粒状物质。到中晚唐时,胎质渐密,胎色呈灰和黑灰色,胎土通常呈现小的点状铁斑。2、器釉特征:盛唐青瓷,釉料不行精密,釉色青褐或青黄,通明度差,釉面通常缺少光泽,乃至呈现木光。中晚唐时,青瓷釉呈灰绿、灰青或青中显灰色,釉薄,玻璃质感强,通明度好。3、外型特征:中唐曾经外型较少,均为厚壁,今后外型渐多,器壁渐薄。4、装修办法:贴花、绘彩、并开端划花和戳印花。5、装烧技术特征:唐代首要选用三足支垫办法,烧成后盘碗内底基地均留有三点烧痕。6、施釉特征:初唐施于口下,后渐向下开展;中唐时,器外大部饰釉,仅眮下和器底露胎;中唐曾经,施釉不均匀,见有垂釉和流动景象。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致器外通常变为通体施釉。7、底足特征:前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假圈足),到中晚唐期间,盘碗底足为盛行的宽矮圈足(玉璧型底),这种玉璧型底的开展规则是,年代早则挖足浅而少,所留玉璧足分外宽,年代晚则挖足渐深,玉璧足渐窄,晚唐时圈足演变为细窄的玉环底。在整个唐代,该窑底足都做大底,器底露胎。8、商品特征:瓷器有,黑、白、青、黄褐、花釉、茶叶沫、外白内黑、外青内黑、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绘白彩、青釉黑彩、黑釉剔花填白彩、白釉褐绿彩等高温釉瓷,还有唐三彩、低温单彩釉和硫璃瓦等。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

(二)、五代1、器胎特征:早中期为黑胎器,呈深灰、黑灰、铁灰、黑色等。胎表面施有较厚的白色化装土。器表多不见唐器中常见的黑点状铁斑。白胎器为稍晚期,质地适当纯净,色适当白,呈皎白或白中略灰颜色致密度和均匀度与宋器比要稍差,不施化装土。2、器釉特征:黑胎的青釉瓷,釉色为,暗蓝的天青色、微灰的湖青、湖绿、湖蓝等色,玻璃质感强,通明度好,常有开片,为裹足釉;白胎的青釉瓷,釉多呈淡青、淡天青、青白、粉青等色,少量呈湖青和湖绿色,通明度好,亦有开片,较黑胎器少,为该窑历代青瓷中为浓艳的瓷器。3、外型特征:多仿晚唐与五代的金银器皿,比唐代娟秀,器物底仍较大。4、装修办法:划花、剔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绘画化装土(很稀有到)。5、装烧技术特征:前期选用一器一支垫(三足支垫)一匣钵进行单件支烧烧成后盘碗满釉裹足上或外底心留有三点支烧痕,后来又开展为三点或一大堆托珠法,烧成后裹足釉的足底釉面上,留有三小堆托珠烧痕或底足粘满砂粒;晚期选用了刮掉足底釉的新办法。6、施釉特征:通体施釉究竟,多饰裹足釉。7、底足特征:器物底仍较大,做玉环底,足多外撇。8、商品特征:除青瓷外,兼烧少量黑釉、酱釉及白釉褐绿彩瓷。

有好的瓷器出手的联系我。
联系人:韩经理
手机: 同号

浙江禾雅拍卖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工艺品收藏品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陶瓷古玩>特殊陶瓷类古>耀州窑瓷器鉴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