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陨石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在民间收藏市场上,除开店的有固定摊位之外,还有一种卖货的人无固定摊位,无固定住地,靠邪门歪道捣鼓生意,对这部分人须格外小心。他们有时东关市场说话,有时西关市场露面,今天赶这个集,明天在那个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行踪诡秘,来去无踪。他们骗人手段多样,让人们防不胜防。这种人由于骗人的钱财较少,兜售的货有时值不了仨瓜俩枣,很少有人跟他们较真。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

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高22.5厘米,口径11.9厘米,足径11.7厘米。

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尊造型浑厚、端庄,釉色晶莹淡雅,反映出康熙时瓷器制作工艺已相当成熟。
【孔雀绿釉花觚】

孔雀绿釉花觚,高27.5厘米,口径19.9厘米,足径7.5厘米。

觚侈口外撇,颈部细长,长胫,近足处外撇,圈足,无款。通体施孔雀绿釉,开细碎纹片,颈、腹及腹胫相接处各刻弦纹两道。

此觚造型仿古铜器,装饰简洁,釉呈青翠色,釉面玻璃质感强,是一件精美的陈设瓷。

古文化论坛各行业网上交易平台,汇集全国名优企业,
每天上万条供求信息,任你挑选!提供海量中国古玩交易网资讯,
满足中小企业用户订单需求,
海量商机尽在古文化论坛~~~~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曾经惊艳了世界,其实和编钟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件——建鼓底座。建鼓底座由八对大龙和数十条纠结缠绕的小龙构成,龙身互相缠绕,无数条首尾纠缠的小龙盘在一起,向上攀爬。底座整体镂空并镶嵌绿松石。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人能数清上面到底有多少条小龙。有人说上面是108条龙,但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角度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比曾侯乙编钟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建鼓底座目前仍不能复制,其制作工艺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尤其上面这些龙的制作。国内外很多冶金认为,这一青铜铸造工艺的主要铸造方法是失蜡铸造法。中国古代在青铜铸造上使用过这种失蜡法,现代则称之为熔模精密铸造法,在精密铸造也时常使用。可是按照此法制作出来的复制品和原物比起来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守护珍宝 传承文明
华豫鉴宝在过去的一周,又有不少喜爱收藏的朋友
向我们的公众号-古文化论坛

一般这种所谓的现金收购古董的公司确实不要你前期费用,藏友把古董带过去也确实能见到所谓的“买家”,这些“买家”甚至有不少是外国人,他们大多衣着光鲜,谈吐得体,一看就是有钱人。但是当你谈到交易的步骤时对方往往会要求藏友去的鉴定机构去做鉴定,辨别真伪后才肯收购。而这个所谓的“鉴定机构”大多都是收购公司开设的分公司或是相互勾结的三无诈 骗鉴定机构。所以哪怕你的藏品是对的也会被对方鉴定为不到代、伪造或国家不允许私自买卖,然后所谓的“买家”就会以这些理由拒绝收购,就这样几千到几万块不等的鉴定费就落到了骗子公司的手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这件文物在1976年出土于洛阳战国粮仓遗址,据说当时考古学家们眼看到这件文物时非常惊讶。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件战国铜齿轮的原料并非是纯铜,还含有砷、锡等杂质,因而能像越王勾践剑一样保存完好。

而有关该文物的具体用途,考古学家猜测,这可能是某种吊运器械的零件,但翻遍先秦的古籍,也没有找到任何有关该铜齿轮的相关记载。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原本被认为是现代物品的齿轮,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就有了,只是因为常年的战乱,制造工艺就失传了。

河南省大益中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石陨石”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推荐信息

陶瓷古玩>瓷板古玩>石陨石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